[发明专利]一种电量显示方法及智能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9445.2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4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马樱;马肃;刘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拓扑陆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G06F1/3212;G01R3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量显示 剩余电量 智能设备 电量显示单元 电量信息 实时检测 用户体验 条纹 电量 个性化 提示 检测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量显示方法及智能设备,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剩余电量;根据所述剩余电量通知电量显示单元显示剩余电量,所述电量显示单元通过间隔数或者条纹数提示剩余电量的百分比。本发明能够实时检测电量,个性化进行电量显示,节约电量显示的界面,在相比现有技术相同的电量显示界面中,显示更多电量信息,给用户在使用智能设备时,带来更佳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充放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量显示方法及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终端等智能设备进行电量显示时,一般通过类似干电池形状的电量显示模块进行剩余电量显示,但是,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其显示屏幕非常小,在一个屏幕显示的信息非常有限,显示屏幕上的电量显示模块一般使用类似干电池的长方形方式,通过阴影部分以及空白部分指示剩余电量占比,用户在直观的查看时,只能确定一个大概的剩余电量,要知道具体的电池剩余电量数量,需要连接到手机进行显示,对于用户的使用体验不佳,而手机虽然屏幕比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的屏幕大,但是其显示的功能较多,一般也没有直接在电池电量显示模块内部进行直接的剩余电量显示,一般是在电池电量显示模块外部额外占用一定屏幕通过剩余电量占比的数值显示剩余电量。这大大制约了电量显示的方式,也不利于用户使用智能设备时直观的了解剩余电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量显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剩余电量;
根据所述剩余电量通知电量显示单元显示剩余电量,所述电量显示单元通过间隔数或者条纹数提示剩余电量的百分比。
所述的电量显示方法,所述电量显示单元包括横向矢量,所述横向矢量通过间隔数或者条纹数显示剩余电量的百分比;所述横向矢量的条纹数始终占满所述电量显示单元当剩余电量为第一剩余电量时,显示第一数量的条纹数,且最外侧两个条纹与所述电量显示单元的边框至少部分重叠,当剩余电量为第二剩余电量时,显示第二数量的条纹数,将每个条纹的宽度相对于剩余电量为第一剩余电量时的条纹宽度增大,且最外侧两个条纹与所述电量显示单元的边框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一剩余电量大于所述第二剩余电量,所述第一数量大于第二数量。
所述的电量显示方法,所述电量显示单元包括横向矢量和纵向矢量,所述横向矢量用于显示剩余电量的约数,所述纵向矢量用于通过间隔数或者条纹数显示剩余电量的百分比,当剩余电量变少时,所述横向矢量的显示阴影变少,所述纵向矢量的间隔数或者条纹数匹配相对应变少。
所述的电量显示方法,所述纵向矢量的条纹数始终占满所述电量显示单元,当剩余电量为第三剩余电量时,显示第三数量的条纹数,且最外侧两个条纹与所述电量显示单元的边框至少部分重叠,当剩余电量为第四剩余电量时,显示第四数量的条纹数,将每个条纹的宽度相对于剩余电量为第三剩余电量时的条纹宽度增大,且最外侧两个条纹与所述电量显示单元的边框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三剩余电量大于所述第四剩余电量,所述第三数量大于第四数量。
所述的电量显示方法,所述电量显示单元包括电池平面图案、电池三维图案、平面三角形、平面矩形、平面菱形。
所述的电量显示方法,包括电量比较单元、驱动单元,所述电量比较单元判断剩余电量与电量充满的比值,将所述比值发送到所述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剩余电量比值驱动电量显示单元,显示所述条纹数或者所述间隔数。
所述的电量显示方法,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根据剩余电量的具体数值驱动所述电量显示单元显示条纹或者间隔的具体数量,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的具体数量,进行具体数量占满所述电量显示单元操作。
所述的电量显示方法,还包括宽度计算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显示的条纹或者间隔的具体数量,计算每个条纹或者间隔的显示的宽度,将所述宽度发送到所述第二驱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拓扑陆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拓扑陆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94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