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锁死的油门控制器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9725.3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4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唐俊涛;任永;任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尚恒工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6/02 | 分类号: | B60K2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门控制器 体内表面 齿轮 圆管 锁死 圆环 表面固定 齿轮配合 滑动连接 使用方式 锁死装置 脚油门 内表面 周侧面 轴承 转轴 | ||
本发明公开了可锁死的油门控制器及使用方法,涉及油门控制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第一油门控制器本体和第二油门控制器本体,第一油门控制器本体一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连接块;第一油门控制器本体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第一油门控制器本体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油门控制器本体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圆环;圆环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圆管;第一圆管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油门控制器本体和第二油门控制器本体,解决了现有的油门控制器只有脚油门一种使用方式的问题;通过在第一转轴和第一圆管设置齿轮,通过齿轮配合,解决了现有的油门控制器没有锁死装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门控制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锁死的油门控制器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油门控制器是通过收集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信号,将重新整理后的油门信号传往电脑,提高引擎的响应性能,从而提高油门灵敏度,加快起步速度,提升车辆瞬时提速性能,避免车辆突发性前窜,避免发动机积碳。
现有的油门控制器只有脚油门一种使用方式,驾驶员在长时间开车时,脚需要长时间踩着油门得不到休息,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现有的油门控制器没有锁死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有人误操作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锁死的油门控制器及使用方法,通过设置第一油门控制器本体和第二油门控制器本体,解决了现有的油门控制器只有脚油门一种使用方式的问题;通过在第一转轴和第一圆管设置齿轮,通过齿轮配合,解决了现有的油门控制器没有锁死装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可锁死的油门控制器,包括第一油门控制器本体和第二油门控制器本体,所述第一油门控制器本体一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油门控制器本体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油门控制器本体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油门控制器本体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圆环;所述圆环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圆管;所述第一圆管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其中,所述第一圆管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圆管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表面滑动连接有一操作杆;所述第一油门控制器本体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周侧面与第一轴承内表面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开有一槽口;所述槽口内表面开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转轴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二油门控制器本体一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油门控制器本体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二油门控制器本体一表面滑动连接有一踏板线;所述第二油门控制器本体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周侧面与第三轴承内表面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周侧面开有一第二螺纹槽。
进一步地,四个所述第一连接块和四个第二连接块一表面均开有一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径均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轮外径与第一齿轮内径长度一致;所述第二齿轮周侧面与第一齿轮内表面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齿轮内径与第四齿轮外径长度一致;所述第三齿轮内表面与第四齿轮周侧面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杆包括第二圆管和第三圆管;所述第二圆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三圆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周侧面与第三圆管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环内表面与第二圆管周侧面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管内径与第一转轴外径长度一致;所述第一圆管外径与圆环内径长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踏板线另一端贯穿第二油门控制器本体一表面且与第二转轴周侧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一种可锁死的油门控制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尚恒工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尚恒工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97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能源电动汽车惯性动力转换电能补偿充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辆和车辆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