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紫甘蓝产量的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1230.4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1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金之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牟定海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15 | 分类号: | A01G22/15;A01G24/10;A01G24/12;A01G24/20;A01G24/22;A01G24/27;A01G24/30;C05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75500 云南省楚雄彝***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甘蓝 育苗 科学管理 种子处理 育苗期 育苗土 次肥 分苗 间苗 苗床 配制 播种 制作 | ||
1.一种提高紫甘蓝产量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选地:选择地势平整、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的沙壤土,前茬未种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且周围2000m以内无其他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留种田的地块;
②育苗土配制:过筛后的腐熟土、大田土壤和有机肥充分混合成育苗土,其中有机肥占育苗土总量的10%—16%,有机肥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草木灰10—15份、鸡粪20—30份、菜籽油渣5—7份、纳米二氧化硅1—3份、尿素25—30份、磷酸二氢钾4—6份、植物蛋白发酵物6—10份、麦饭石粉4—8份;
③苗床制作:将床面上厚度为14—18cm的土壤清除,深翻土地,整平后作成宽度0.8—1.2m、长度8—12m的畦,50%多菌灵按每100公斤营养土需2.5—3g多菌灵,将其配成水溶液后向土上喷洒,边喷边翻,将药和土充分拌匀,苗床图的厚度为12—14cm,用塑料薄膜覆盖,2—3天后揭去塑料膜,晾两天备用;
④种子处理:选取颗粒饱满、大小均一、色泽鲜亮且无病虫害的紫甘蓝种子,将紫甘蓝种子置于阳光下晾晒2h,进行初步杀菌,得到备用种子,备用种子在冷水中浸泡15—20min,捞出放入55—65℃的热水中烫种10—15min,期间不停搅动,再将种子放入25—30℃水中浸泡4—6h,再放入多菌灵内浸泡6—8h,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催芽器皿内催芽,催芽温度为28—33℃,待种子露白时取出备用;
⑤播种:将苗床浇透水,待水全部渗下后,轻撒一层经过消毒的干营养土,然后播种,没平方使用种子3—5g,播种后再覆一层厚度为0.5—1cm的营养土,再覆盖一层湿润的蛭石,蛭石的厚度为2—3cm,每天洒水,保持蛭石湿润但不流水到苗床,待种子出苗后,去掉蛭石,均匀铺撒0.5—1cm厚的潮干土,播种后尽量保持18—20℃温度促其尽快出苗,苗床上不干不浇水;
⑥间苗、分苗:待幼苗出齐、子叶展平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取出小、弱苗和丛生苗,待幼苗真叶长出后进行第二次间苗,留苗株距2.5—3cm,留大小整齐一致的幼苗,去除子叶不健全、强光下易萎蔫的幼苗;待幼苗两叶一心时进行分苗,带土移栽到分苗畦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紫甘蓝产量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过筛后的腐熟土和大田土壤的重量比为1:3—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紫甘蓝产量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中,苗床浇水时水量要小,湿透10cm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牟定海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牟定海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123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蜀葵的育苗栽培方法
- 下一篇:大麦和紫花苜蓿轮番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