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调式组合式引线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1296.3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6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友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25324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组合式 引线 框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调式组合式引线框架,包括引线框架本体,所述引线框架本体上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内凹槽,所述第一内凹槽中设置有芯片,所述引线框架本体上位于第一内凹槽的两侧开设有两组通孔,两组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置于通孔内部的一端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立柱上转动连接有挡块,所述引线框架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引线框架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滑槽。本发明通过把芯片放置在第一内凹槽中,利用立柱和挡块固定芯片,避免了芯片引脚在镀锡前发生移动或者旋转,防止了电性接触不良的现象,同时在引线框架本体上设置滑块和滑槽,方便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引线框架本体进行组合,操作简单,组合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引线框架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调式组合式引线框架。
背景技术
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
在使用引线框架时,需要对芯片的引脚进行镀锡,实现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现有的引线框架还存在一些问题:1、芯片的引脚在镀锡前,如果芯片固定不稳,会出现芯片晃动或者旋转的现象,导致芯片的引脚与引线框架之间电性连接不良,造成镀锡失败;2、有时一块引线框架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多个引线框架,而现有的引线框架之间无法实现组合连接,增加引线框架存在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调式组合式引线框架,针对上述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把芯片放置在第一内凹槽中,利用立柱和挡块固定芯片,同时在引线框架本体上设置滑块和滑槽,方便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引线框架本体进行组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调式组合式引线框架,所述引线框架本体上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内凹槽,所述第一内凹槽中设置有芯片,所述引线框架本体上位于第一内凹槽的两侧开设有两组通孔,两组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置于通孔内部的一端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立柱通过螺丝与内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在通孔内,所述立柱上转动连接有挡块,所述引线框架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引线框架本体的另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引线框架本体上靠近滑块处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引线框架本体上靠近滑槽处开设有第二螺纹孔;
所述滑块两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和第一螺纹孔固定在引线框架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凹槽、立柱和挡块之间构成锁住芯片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引线框架本体上位于通孔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内凹槽,所述螺丝设置在第二内凹槽。
优选的,所述螺丝头部的高度与第二内凹槽的深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引线框架本体上开设有多组定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把芯片放置在第一内凹槽中,利用立柱和挡块固定芯片,避免了芯片引脚在镀锡前发生移动或者旋转,防止了电性接触不良的现象。
2、本发明在引线框架本体上设置滑块和滑槽,可以把引线框架本体的滑块滑动到另一个引线框架本体的滑槽中,方便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引线框架本体进行组合,操作简单,组合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芯片安装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芯片安装固定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除去定位板的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引线框架本体组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友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友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12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