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杏叶来源的聚酮类化合物及其作为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1419.3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2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311/86 | 分类号: | C07D311/86;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于跃 |
地址: | 22512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杏叶 来源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作为 抗病毒 药物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叶来源的聚酮类化合物及其作为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所述聚酮类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用植物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杏叶来源的聚酮类化合物及其作为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银杏树又称白果树,目前主要分布于山东、江苏、广西、安徽、浙江、湖北等地,银杏的根、果、叶均可作为药用,也可食用。其中银杏叶在药用方面应用广泛,表现出多种药理活性,如抗氧化、扩张血管、改善记忆等,临床则被应用于质量肾病、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等。银杏叶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为银杏黄酮和萜类内脂。本发明首次从银杏叶中分离得到一种聚酮类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银杏叶来源的聚酮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酮类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银杏叶来源的聚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干燥的银杏叶粉碎后,用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溶液加热至回流温度提取5h后,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得粗提物;
(2)将步骤(1)得到的粗提物先经减压硅胶柱层析,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作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梯度分别为100:0、90:10、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10:90、0:100,每个梯度收集三个柱体积,将洗脱梯度为70:30~60:40的洗脱液合并,浓缩得组分A;
(3)将步骤(2)得到的组分A先经正相硅胶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5:1的混合溶剂,洗脱5个柱体积,合并第3-5柱体积的洗脱液,减压浓缩后再经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洗脱剂为CHCl3:MeOH=1:1的混合溶剂,洗脱4个柱体积,合并第3-4个柱体积的洗脱液,减压浓缩后再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制备得式I化合物。
上述制备方法,步骤(1)中银杏叶粉碎后的粒度优选为20-80目,所述乙醇溶液的用量为每千克银杏叶(干重)使用3L乙醇溶液;步骤(2)所述减压正相硅胶柱层析使用的硅胶优选100-200目硅胶;步骤(3)中所述正相硅胶柱层析使用的硅胶优选200-300目硅胶;所述高效液相色谱HPLC制备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Agilent C18,9.4×250mm,7μm,流速为2mL/min,流动相为MeOH∶H2O=60∶40。
本发明色谱分离中所有涉及洗脱剂或流动相比例均为体积比。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上述银杏叶来源的聚酮类化合物(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上述银杏叶来源的聚酮类化合物(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抗EV71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上述银杏叶来源的聚酮类化合物(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由EV71感染引起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下面提供的实施例对其做了更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供更好地理解发明而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或实施原则,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内容。
实施例1
(1)将干燥的银杏叶(2.0kg)粉碎后(20-80目),用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溶液(6.0L)加热至回流温度提取5h后,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得粗提物(约22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14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