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压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1557.1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6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叶英杰;纪信维;陈振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2 | 分类号: | H02M7/02;H02M3/10;H02M3/15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洪贵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控制电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提供一种电压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转换电路、电压感测电路与第一电压调整电路。电压转换电路用以将输入电压转换成第一输出电压与第二输出电压,以及于第一端输出第一输出电压且于第二端输出第二输出电压。电压感测电路电性连接第一端且用以监控第一输出电压以产生感测信号。第一电压调整电路电性连接第二端与电压感测电路。第一电压调整电路根据感测信号调整第二输出电压,其中第一输出电压随第二输出电压的改变而改变。电压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能够监控输出电压以避免电压飙高的状况,并且可以降低对电容的电压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压控制电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压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产品为了节能或是操作需求,其系统电源常会规划成多组具有不同准位的输出电压。一般来说,电子产品在接收外部电压后会透过电源转换装置来供应多组不同输出电压给不同的负载端,或是透过开关在不同运作模态下切换不同的输出电压,以达到能源使用的最佳化。
然而,电子产品的其中一负载端有时可能发生空载的现象使得这一端的输出电压过高,容易损坏元件或发生过热现象。因此,如何在低制造成本的考量下提供一种输出电压的控制电路成为目前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压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能够监控输出电压以避免电压飙高的状况,并且可以降低对电容的电压要求。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压控制电路。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转换电路、电压感测电路与第一电压调整电路。电压转换电路用以将输入电压转换成第一输出电压与第二输出电压,以及于第一端输出第一输出电压且于第二端输出第二输出电压。电压感测电路电性连接第一端且用以监控第一输出电压以产生感测信号。第一电压调整电路电性连接第二端与电压感测电路。第一电压调整电路根据感测信号调整第二输出电压,其中第一输出电压随第二输出电压的改变而改变。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压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将输入电压转换成第一输出电压与第二输出电压,其中第一输出电压随第二输出电压的改变而改变;比较第一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以输出感测信号;根据感测信号决定是否调整第二输出电压;以及当第一输出电压大于等于参考电压时,降低第二输出电压的电压准位,且第一输出电压的电压准位也随之降低,以及当第一输出电压小于参考电压时,维持第二输出电压的电压准位。
本发明的电压感测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可以监控第一输出电压并通知第一电压调整电路来避免第一输出电压的电压准位过高。当第一输出电压的电压准位高于参考电压时,第一电压调整电路会下拉第二输出电压的电压准位以降低第一输出电压的电压准位。因此本实施例的电压控制电路可以不需要选用电容量非常大的电容,能够降低制造成本以及节少电路布局空间。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无论在待机状态或是投影操作状态,电压感测电路可以持续监控第一输出电压以达到保护电路的目的。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压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压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15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