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细颗粒团聚的燃煤电厂用抑尘剂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1601.9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1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吕小林;汪永威;周晓湘;王强;丁朋果;王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3/22 | 分类号: | C09K3/22;B01D5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张爱军;徐文婷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颗粒 团聚 燃煤 电厂 用抑尘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细颗粒团聚的燃煤电厂用抑尘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表面活性剂0.1%‑3%,聚丙烯酰胺0.5%‑1%,甘油10%‑20%,余量为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其中,表面活性剂为重量比0.4‑0.6:1的硬脂酸和十二烷基磺酸钠混合物。本发明以燃煤电厂脱硫废水为主要原料,能够变废为宝,解决了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问题,减少了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极大降低了抑尘剂的生产成本。本发明抑尘剂能够有效促进细颗粒的团聚,提高除尘器的颗粒物脱除效率,试验证明,使用本发明抑尘剂后的除尘器的颗粒物脱除率可提高0.01%百分点,减少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浓度近4mg/m3,适用于超低排放后燃煤电厂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细颗粒团聚的燃煤电厂用抑尘剂,属于大气污染治理领域。
背景技术
雾霾,特别是PM2.5治理一直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领域。燃煤电厂是用煤大户,每年可产生大量的颗粒物。随着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其普遍采用高性能的静电/袋式除尘器脱除烟气中99.9%以上的颗粒物,再通过除尘器后续设备吸收塔内除雾器脱除烟气中50%-70%的颗粒物,最终使吸收塔出口的颗粒物浓度满足国家排放标准,即小于10mg/m3(标态,干基,6%O2)。除尘器作为烟气颗粒物脱除中最主要的设备,其除尘效率直接影响颗粒物最终的排放浓度。但是烟气中的细颗粒由于特殊的表面性质难以被静电除尘器荷电捕捉,极板振打时细颗粒容易起二次扬尘等多方面原因,使烟气中的细颗粒脱除效率较低,是燃煤电厂颗粒物脱除技术的难点。同时,由于细颗粒物的影响,使燃煤电厂排放浓度存在瞬时超标的现象,影响机组的稳定运行。因此,燃煤电厂亟需一种可促进细颗粒团聚,提高现有除尘设备除尘效率的颗粒物脱除技术。化学抑尘剂简单高效,并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可较好满足燃煤电厂对细颗粒脱除的技术要求。
现有化学抑尘剂根据机理可分为湿润型、粘结性、凝聚型和复合型。其中,粘结性、凝聚型和复合型多用于道路扬尘、建筑工地、露天堆料场扬尘、裸露地面扬尘等方面,难以用在燃煤电厂细颗粒脱除领域。另外,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发布,燃煤电厂废水处理,特别是脱硫系统废水的回收利用成为了难题。另外,燃煤电厂烟道内具有湿度大、颗粒物浓度高、温度高的特殊环境。目前国内外尚未研制出一种可有效促进细颗粒团聚,又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抑尘剂。因此,开发一种具有良好团聚效果,且环境友好的燃煤电厂用的抑尘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促进细颗粒团聚,提高燃煤电厂环保设备颗粒物脱除效率的抑尘剂,且该抑尘剂没有二次污染,成本低,见效快,可广泛用于燃煤电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促进细颗粒团聚的燃煤电厂用抑尘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表面活性剂0.1%-3%,聚丙烯酰胺0.5%-1%,甘油10%-20%,余量为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其中,表面活性剂为重量比0.4-0.6:1的硬脂酸和十二烷基磺酸钠混合物。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为经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废水,浊度≤210NTU。
优选的,促进细颗粒团聚的燃煤电厂用抑尘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表面活性剂2.5%,聚丙烯酰胺1%,甘油的重量百分比为15%-20%,余量为燃煤电厂脱硫废水。
优选的,表面活性剂为重量比0.5:1的硬脂酸和十二烷基磺酸钠混合物。
本发明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燃煤电厂脱硫废水为主要原料,能够变废为宝,解决了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问题,减少了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极大降低了抑尘剂的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16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地抑尘剂
- 下一篇:环保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