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车联网的IM-OFDM信号的处理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311614.6 申请日: 2018-11-06
公开(公告)号: CN109347526B 公开(公告)日: 2021-06-22
发明(设计)人: 王汝意;李玉珂;韩双双;王晓;王飞跃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H04L1/00 分类号: H04L1/00
代理公司: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代理人: 刘雁君;徐艳艳
地址: 266109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面向 联网 im ofdm 信号 处理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面向车联网的IM-OFDM信号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

S1、搭建基于预编码的MIMO-OFDM系统,即:PIM-MIMO-OFDM系统,其步骤为:

在发射机上使用实时的信道状态信息CSI进行预编码,在接收机上对接收机收到的信息进行检测,定义OFDM帧是由N个子载波频率组成,其中,前P,P≤N子载波频率用于数据传输,其他子载波频率保留为空子载波,则在频域中期望的OFDM块用空间频率块的形式表示为:

式中,xi,j∈{0,S},1≤i≤R,1≤j≤N表示在第i个接收天线上的第j个子载波频率的接收信号,S为M元移相键控/正交调幅星座,即:PSK/QAM星座;

使用总数为N×R的元素进行接收机索引调制,将总数N×R的元素分为G组,每个组包含K=N×R/G个元素;每个组的K个元素都是从KR×KN大小的空间频率子块中提取出来的,且空间频率子块满足K=KR×KN,KN是空间频率子块的频率,KR是空间频率子块的空间大小,天线群的数量GR=R/KR和子载波群的数量GN=N/KN是整数,且G=GR×GN

定义第g个空间频率子块为:

式中,表示第g个子块上要传输到第i个接收天线上的第j个子载波频率的元素;

根据以下步骤将m比特映射到Sg:首先,指数调制器用指数比特来确定活性元素的K′指数;ρ2=K′log2(M)星座比特生成K′×M元移相键控/正交调幅星座符号,将其传输到Sg中的活动元素,剩下的K-K′元素将相应地进行零填充;将p=p1+p2位映射到每个子块;通过同样的步骤,正确地获得G空间频率块,忽略循环前缀CP的影响,给出PIM-MIMO-OFDM系统的频谱效率为:

式中,ηPIM为PIM-MIMO-OFDM系统的频谱效率;

将G个OFDM块的频域和空间域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块,然后通过一个频域交织器形成OFDM块XF,将其传输到接收机的接收天线;

对于第n个子载波频率,将相应的线性零强迫ZF预编码器写成:

式中,n=1,…,N,表示每个子载波频率的无线信道的频率响应,其元素表示从第j个传输天线到第i个接收天线在第n个子载波频率上的的信道系数,表示Hn的共轭转置矩阵;

线性零强迫ZF预编码后,通过公式(5)计算出频率为n的相应发射信号,公式(5)表示为:

(ZF)n=Pndiag((D)n)(XF)n (5)

式中,是OFDM块整个传输的功率标准化矩阵,它的项是每个元素的幂标准化因子PNFs;

通过在所有子载波频率上串接信号,得到OFDM块线性零强迫ZF的频域传输,OFDM块的每一行经过反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操作,得到每个发射机发射天线上的时域OFDM帧,经过循环前缀CP附加、并联-串行和数字-模拟转换过程,信号从发射天线发送至接收机;

在接收机上,每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循环前缀CP去除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操作后,得到第n个子载波频率域内的接收信号为:

(YF)n=Hn(ZF)n+(WF)n=diag((D)n)(XF)n+(WF)n (6)

式中,YF为收到OFDM的块,WF为收到OFDM的块相应的噪声矩阵,YF,WF的元素遵循的分布;

对接收信号进行块解交织和重组获得第g个接收的空间频率子块为:

式中,Dg为从D收集相应的幂标准化因子PNFs,Wg为从WF收集的噪声样本,

将公式(7)转换为矢量形式为:

yg=dg×diag(sg)+wg (8)

通过将Yg,Dg,Sg,Wg的每一行连接起来,得到

根据ML准则确定发送给每组元素的符号,根据不同的条件由根据现有ML检测器对G组元素分别进行ML检测,根据ML准则,是从M元移相键控/正交调幅星座中提取的;

S2、计算接收天线对应的接收时域信号、载波频率偏移CFO引入的相位旋转,对载波频率偏移CFO进行补偿,并在标准化离散傅里变换DET操作之后获得频域信号,为载波频率偏移CFO估算出成本函数,得到载波频率偏移CFO,对搭建出的PIM-MIMO-OFDM系统进行载波频偏估计,并对其进行补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16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