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西番莲果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1699.8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0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方曙光;郭元帅;夏九学;汪欣;姜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漯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0 | 分类号: | A23F3/10;A23F3/14;A23F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谢彬 |
地址: | 462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提液 果茶饮料 发酵 浸提 制备 过滤 混合料液 红茶 茶渣 杀菌 乳酸菌 葡萄糖 西番莲原浆 质量百分比 保健功能 发酵过程 发酵品质 混合均质 杀菌处理 料液比 益生菌 质量比 灌装 水浴 接种 配制 合并 | ||
本发明涉及果茶饮料工业生产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西番莲果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红茶浸提液制备:以料液比1‑2∶100(g/mL)、浸提温度80‑90℃、浸提时间15‑30min的条件浸提,过滤后得到一次浸提液,过滤获得的茶渣以相同条件再次浸提得到二次浸提液,合并两次浸提液;S2、过滤:将红茶浸提液进一步过滤,除去茶渣得到滤液;S3、配制:滤液中加入质量比为1%‑10%西番莲原浆和2‑10%葡萄糖,混合均质得到混合料液;S4、杀菌:将混合料液杀菌处理;S5、发酵:向混合料液中接种质量百分比为0.002‑0.006%的乳酸菌,水浴温度35‑37℃,发酵时间36‑72h;S6、灌装杀菌。本发明的发酵西番莲果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具有益生菌保健功能、使用方便、发酵过程及发酵品质稳定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茶饮料工业生产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西番莲果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西番莲,又名鸡蛋果、巴西果,是西番莲科西番莲属的多年生草质藤本攀缘植物。西番莲果实因含有苹果、芒果、番石榴、菠萝等多种水果的香气成分被誉为“百香果”,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香的水果之一。西番莲除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必需氨基酸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外,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生物碱、生氰苷、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有生津止渴、消除疲劳、延缓衰老、降血压、降胆固醇等多种生理保健功效。
红茶,因茶叶加工过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冲泡时茶汤呈赤褐色。红茶含有茶多酚、茶多糖、生物碱、黄酮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抗肿瘤等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乳酸菌,是指利用糖类发酵产生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随着乳酸菌生理特逐渐被科学研究揭示,乳酸菌发酵食品也因其独特的风味及营养保健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乳酸菌发酵果蔬汁产品正成为饮料行业的一个新趋势。
目前,市场上果汁与茶汁结合的饮料产品不仅品类少,而且在风味及营养保健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升。以西番莲原浆与茶汁为原料的产品开发及发酵工艺研究在现有技术中心尚无记载,因此,开发发酵西番莲果茶不仅丰富了果茶产品的风味及形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营养保健果茶饮料开发提供了思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益生菌保健功能、使用方便、发酵过程及发酵品质稳定的发酵西番莲果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发酵西番莲果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红茶浸提液制备:采用二次浸提法,以料液比1-2∶100(g/mL)、浸提温度80-90℃、浸提时间15-30min的条件浸提,过滤后得到一次浸提液,过滤获得的茶渣以相同条件再次浸提得到二次浸提液,合并一次浸提液和二次浸提液得到红茶浸提液;
S2、过滤:将红茶浸提液进一步过滤,除去茶渣得到滤液;
S3、配制:滤液中加入质量比为1%-10%西番莲原浆和2-10%葡萄糖,混合均质得到混合料液;
S4、杀菌:将混合料液杀菌处理;
S5、发酵:向混合料液中接种质量百分比为0.002-0.006%的乳酸菌,水浴温度35-37℃,发酵时间36-72h;
S6、灌装杀菌。
进一步的,步骤S2中采用100-200目尼龙纱布过滤。
进一步的,步骤S3中均质压力为20-30Mpa。
进一步的,步骤S3中西番莲原浆的加入量为5%。
进一步的,步骤S3中葡萄糖的加入量为6%。
进一步的,步骤S4中杀菌条件为温度90-95℃、时间5-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漯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漯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16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气体排出的红茶加工用发酵装置
- 下一篇:一种解酒茶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