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托换技术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1753.9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1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赖佳佳;金喜龙;朱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固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技术 加固 工程 中的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托换技术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方法,第一步,在N层、N+2层竖向构件上浇注抱柱梁;所述抱柱梁包括上、下抱柱梁或设置钢牛腿;第二步,在浇筑后的抱柱梁或设置好的钢牛腿间设置钢结构支撑,钢结构支撑内外侧通过连接型钢配合安装;第三步,把N+2层及以上结构的原由N+1层竖向构件承担的竖向荷载通过抱柱梁或钢牛腿托换系统传递至N层竖向构件上;第四步,将N+1层竖向构件的混凝土凿除;最后,支模浇筑新的混凝土。本发明的结构托换技术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采用结构整体托换的方法来置换竖向构件的混凝土,对原构件的加固有效且不留后患;特别适用于因混凝土不合格导致局部构件强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结构整体托换技术对竖向受力构件的混凝土置换施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结构托换技术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对竖向受力构件的卸载,目前主要采用搭设钢管脚手架支撑的方法;该方法施工工作量大,且受现场场地条件限制,当所卸载的构件轴力较大时,脚手架支撑难以满足卸载的需求。针对竖向受力构件(如结构柱、剪力墙等)的卸载,特别是该构件所传递的轴力较大时,我们采用设置抱柱梁或钢牛腿的钢支撑系统对上部结构整体托换的方法可以有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当竖向受力构件本身承担或传递的荷载很大,如高层结构的底部层数,采用搭设钢管脚手架来对结构柱卸载的方法很难满足需求,特别是脚手架的底部支座,一般楼板承载力无法分担上部十几层的恒载,需从地坪基础上搭起,工作量很大且受现场条件限制。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构托换技术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可对任意楼层的竖向构件进行托换,且施工场地范围影响小,施工操作便利;可有效解决因脚手架等支撑自身变形而导致托换的上部结构沉降变形,防止托换构的上部结构出现变形、产生裂缝。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结构托换技术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第一步,在N层、N+2层竖向构件上浇注抱柱梁;所述抱柱梁包括上、下抱柱梁或设置钢牛腿;
第二步,在浇筑完成后的上下抱柱梁或设置好的上下钢牛腿间设置钢结构支撑,钢结构支撑内外侧通过连接型钢配合安装;
第三步,把N+2层及以上结构的原由N+1层竖向构件承担的竖向荷载通过抱柱梁或钢牛腿托换系统传递至N层竖向构件上;即对N+1层竖向构件进行卸载,使构件处在零应力的状态下。
第四步,将N+1层竖向构件的混凝土凿除;
第五步,支模浇筑新的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的抱柱梁其特征在于:采用灌浆料或早强高标号混凝土浇筑。
进一步地,所述的抱柱梁其特征在于:抱柱梁钢筋主筋采用对穿钢筋将构件两侧同位置抱柱梁对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钢牛腿其特征在于:采用对穿螺栓将构件两侧同位置钢牛腿对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在浇筑完成后的上下抱柱梁或设置好的上下钢牛腿间设置钢结构支撑,其特征在于:根据计算上部结构的托换重量来确定选用何种尺寸、型号的型钢,如H型钢、工字钢、方钢、圆钢等。
进一步地,所述的抱柱梁或钢牛腿托换系统中,在上下抱柱梁或钢牛腿之间的钢支撑系统中,增设液压千斤顶主动施加预应力。
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强度根据需要选用,振捣密实并养护;待混凝土养护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拆除托换系统。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固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固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17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沸消毒器
- 下一篇:一种制天然气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