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棕榈科植物红棕象甲害虫的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2217.0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1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荣;薛泽梅;曹冬晴;曹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浩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7/12 | 分类号: | A01N57/12;A01N57/20;A01P7/04;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张玉;谢乔良 |
地址: | 6503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剂 棕榈科植物 敌敌畏乳油 乙酰甲胺磷 植株 乳油 害虫 备用 防治 施用 害虫产生抗药性 氧化乐果乳油 辛硫磷乳油 配比 心叶 叶鞘 死亡率 替换 损伤 物种 | ||
1.一种棕榈科植物红棕象甲害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防治剂Ⅰ:取敌敌畏乳油、氧化乐果乳油、乙酰甲胺磷乳油和水,混合均匀,得到防治剂Ⅰ,备用;
B、防治剂 Ⅱ:取敌敌畏乳油、辛硫磷乳油、乙酰甲胺磷乳油和水,混合均匀,得到防治剂 Ⅱ,备用;
C、灌淋:春季灌淋防治剂Ⅰ或 Ⅱ至棕榈科植物心叶及顶部各叶鞘处,然后夏季再次灌淋防治剂Ⅰ或 Ⅱ至棕榈科植物心叶及顶部各叶鞘处,每季施用防治剂两次,每次施用时间间隔为15~25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棕榈科植物红棕象甲害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敌敌畏乳油的浓度为80%,氧化乐果乳油的浓度为40%,乙酰甲胺磷乳油的浓度为40%;步骤B中所述的敌敌畏乳油的浓度为80%,氧化乐果乳油的浓度为40%,辛硫磷乳油的浓度为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棕榈科植物红棕象甲害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防治剂Ⅰ中敌敌畏乳油:氧化乐果乳油:乙酰甲胺磷乳油:水的体积配比为0.3~0.7:0.4~0.8:0.1~0.5:150~2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棕榈科植物红棕象甲害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防治剂Ⅱ中敌敌畏乳油:辛硫磷乳油:乙酰甲胺磷乳油:水的体积配比为0.5~1.5:0.1~0.5:0.4~0.8:100~2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棕榈科植物红棕象甲害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的棕榈科植物为加纳利海枣树、蒲葵、银海藻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棕榈科植物红棕象甲害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的灌淋为替换灌淋,具体为春季两次都施用防治剂Ⅰ,夏季两次都施用防治剂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棕榈科植物红棕象甲害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的灌淋为替换灌淋,具体为春季第一次施用防治剂Ⅰ,第二次施用防治剂Ⅱ,夏季两次都施用防治剂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棕榈科植物红棕象甲害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的灌淋为替换灌淋,具体为春季第一次施用防治剂Ⅰ,第二次施用防治剂Ⅱ,夏季第一次施用防治剂Ⅱ,第二次施用防治剂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棕榈科植物红棕象甲害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的灌淋为替换灌淋,具体为春季第一次施用防治剂Ⅰ,第二次施用防治剂Ⅱ,夏季第一次施用防治剂Ⅰ,第二次施用防治剂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棕榈科植物红棕象甲害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的灌淋每植株浇灌防治剂用量为8~30kg,具体为株高2m以下每株浇灌防治剂用量为8~10kg,株高2~5m的植株浇灌防治剂用量为15~20kg,株高5~6m每株浇灌防治剂用量为20~3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浩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浩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22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