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酸菜腌制的直投式复合乳酸菌发酵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4586.3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3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叶海青;王鑫宇;张铁华;柳慧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L29/00;A23L19/20;C12R1/25;C12R1/23;C12R1/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酸菜 腌制 直投式 复合 乳酸菌 发酵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酸菜腌制的直投式复合乳酸菌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将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及鼠李糖乳杆菌分别扩大培养,离心弃掉上清,菌泥加入保护剂经真空冷冻干燥制得粉末,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即可用于酸菜发酵;
所述的保护剂的配方为:以加入到菌泥后的重量百分比计:10%~15%脱脂乳,2~5%海藻糖,0.5~2%麦芽糊精,0.8%~1.2%甘油;
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的比例为1~1.2:1:0.8~1;
所述的植物乳杆菌为发明人培育的一株植物乳杆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酸菜腌制的直投式复合乳酸菌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发酵菌株的选择及培养基的制备
本发明所述复合乳酸菌发酵剂所选菌种为: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
选用MRS液体培养基:蛋白胨8~15g,酵母膏3~8g,柠檬酸二铵1~3g,牛肉膏8~12g,葡萄糖15~25g,吐温80 0.5~2mL,乙酸钠3~6g,磷酸氢二钾1~3g,硫酸镁0.1~0.3g,硫酸锰0.03~0.08g,溶于1000mL蒸馏水,固体培养基则另加12~18g琼脂粉,120~125℃灭菌15~25分钟;
B、用于酸菜腌制的直投式复合乳酸菌发酵剂的制备
B.1 菌种的活化
将三种乳酸菌菌粉分别于35~38℃水浴中复水8~12min,接种到MRS液体培养基中,35~38℃厌氧培养18~30h,接种到MRS固体平板上,35~38℃培养2~3天,用接种环挑取单菌落于MRS液体培养基中,35~38℃厌氧培养18~22h,以1.2~1.8%的接种量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重复转接两次即完成活化;
B.2 菌种的扩大培养
将活化好的菌种以1.2~1.8%的接种量接种于40mL MRS液体培养基中,35~38℃厌氧培养18~22h,继续以1.2~1.8%的接种量接种于400mL MRS液体培养基中,35~38℃厌氧培养18~22h,检测乳酸菌数量≥109个/mL,若未达到数量要求则需继续培养;
B.3 菌种冻干粉末的制备
收集三种乳酸菌发酵液,4℃条件下5000~7000r/min离心8~12分钟,弃上清,收集菌体沉淀,用冻干保护剂洗脱沉淀,保护剂:沉淀=2~3:1;收集保护剂和菌泥混合物,铺到平板中,厚度在1.5~2cm,-85~-75℃冷冻过夜,用真空冷冻干燥机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冷冻温度-55~-45℃,真空度1Pa,冷冻干燥18~30h,得到乳酸菌粉末;
B.4直投式发酵剂的复配
将三种乳酸菌粉末按照重量称取,按照比例分别称取三种乳酸菌粉末,并混合均匀,得到复合乳酸菌发酵剂。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用于酸菜腌制的直投式复合乳酸菌发酵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乳酸菌发酵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挑选新鲜、完整、无腐烂变质的白菜8~12kg,晾晒两天除去水分,去除外层叶片,去除根部,清洗整理码入坛中,压实,将自来水煮沸冷却,配制质量分数为1~3%的食盐水10kg,称取1~3g复合乳酸菌发酵剂,倒入盐水中,充分混匀,将盐水注入坛中,没过白菜15cm为宜,密封坛口,坛口周围水封以隔绝氧气,于20~23℃下发酵22~25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酸菜腌制的直投式复合乳酸菌发酵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的复合乳酸菌发酵剂的用量为白菜重量的0.01~0.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45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豆豉辣酱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鹰嘴豆桦褐孔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