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拉簧的制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5287.1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7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孙源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35/02 | 分类号: | B21F3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徐永谦 |
地址: | 40007***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拉簧 制作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格率较高的组合拉簧的制作装置,包括底座Ⅲ、芯轴A、扳手Ⅲ和芯轴B;底座体Ⅲ的顶面设有凹槽Ⅲ和凸起;凹槽Ⅲ的左、右侧内壁之间的间距大于组合拉簧外拉簧的弹簧圈体的长度、小于组合拉簧内拉钩的扇形封闭部的半圆部分的中心至组合拉簧外拉簧的弹簧圈体的锥形弹簧圈部的外端的长度,其深度与组合拉簧外拉簧的弹簧圈体的半径对应;凸起位于凹槽Ⅲ的右侧的顶面上,其顶面设有左、右开口且与凹槽Ⅲ相互垂直的条形凹槽;条形凹槽的长度小于组合拉簧内拉钩的连接部伸出于组合拉簧外拉簧的弹簧圈体的锥形弹簧圈部的外端的长度,其顶端至底座体Ⅲ的顶面的深度和前后内壁之间的宽度与制作组合拉簧的钢丝的直径对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簧的制作装置,尤其是一种组合拉簧的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众多的拉簧中,有一种如图1至3所示的组合拉簧100,该组合拉簧100包括包含一端为锥形弹簧圈部1010、另一端连接有拉钩Ⅰ1012的弹簧圈体1011的外拉簧101和包含位于弹簧圈体1011的拉钩Ⅰ1012的端外的扇形封闭部1020及位于弹簧圈体1011中的一端与扇形封闭部1020连接、另一端伸出于锥形弹簧圈部1010的端外并与拉钩Ⅱ1022连接的连接部1021的内拉钩102,其中,拉钩Ⅰ1012和拉钩Ⅱ1022为对称结构。通常,该组合拉簧100的外拉簧101采用数控自动卷簧机制作,其缠绕时钢丝的送料由数控自动卷簧机的滚轮执行,存在的技术问题是;钢丝在滚轮转动下进行向前运动,在数控自动卷簧机卷簧部位由几个顶出带弧形模具引导下完成弹簧圈体1011的卷制,并由其它顶出模具完成拉钩Ⅱ1022的折弯和弯形,各顶出模具的控制是由曲线凸轮机构完成;而在制作弹簧圈体1011和拉钩Ⅱ1022的过程中,钢丝的送料均是由数控自动卷簧机上的滚轮执行的;这样的送料机构不能在制作弹簧圈体1011和拉钩Ⅱ1022的过程中对钢丝施加一定的拉应力,致使组合拉簧100的弹簧圈体1011和拉钩Ⅱ1022拉应力较小,力—位移曲线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该组合拉簧100的内拉钩102的扇形封闭部1020也是采用数控自动卷簧机制作。然而,数控自动卷簧机制作由于受结构及功能的限制,只能将内拉钩102的扇形封闭部1020做成圆环形。之后,内拉钩102的整体及扇形封闭部1020还需要与组合拉簧100的成品一起制作。大体过程是,首先,将在数控自动卷簧机制作后的其扇形封闭部1020已形成圆环形的内拉钩102的其它部分的钢丝剪切到连接部1021与拉钩Ⅱ1022的展开尺寸之和的长度;接着,将前述内拉钩102上的钢丝所对应的连接部1021装配于数控自动卷簧机制作好了的外拉簧101的弹簧圈体1011之中,并使其对应的拉钩Ⅱ1022的展开尺寸部分伸出于弹簧圈体1011的锥形弹簧圈部1010之外;随后,将直径与拉钩Ⅱ1022的内径相适配的钢棒夹持在老虎钳上,并手工将前述的钢丝所对应的拉钩Ⅱ1022部分扳弯,再用铜质榔头对该扳弯部分进行击打而弯制拉钩Ⅱ1022;然后,再用铜质榔头击打前述拉钩Ⅱ1022已形成圆环形的扇形封闭部1020,直到同时制成内拉钩102并同时制成组合拉簧100成品;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组合拉簧100的内拉钩102的扇形封闭部1020和拉钩Ⅱ1022的形状尺寸受制作者技能的影响,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质量、合格率和工作效率较低,从而使得组合拉簧100成品的合格率也较低,使用中拉力达不到规定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合格率的较高组合拉簧的制作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组合拉簧的制作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Ⅲ、芯轴A、扳手Ⅲ和芯轴B;
所述底座Ⅲ包含底座体Ⅲ,所述底座体Ⅲ的顶面设有凹槽Ⅲ和凸起;所述凹槽Ⅲ的前、后端为开口,其左、右侧内壁之间的间距大于组合拉簧外拉簧的弹簧圈体的长度、小于组合拉簧内拉钩的扇形封闭部的半圆部分的中心至组合拉簧外拉簧的弹簧圈体的锥形弹簧圈部的外端的长度,其深度与组合拉簧外拉簧的弹簧圈体的半径对应;所述凸起位于凹槽Ⅲ的右侧的顶面上,其顶面设有左、右开口且与凹槽Ⅲ相互垂直的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的长度小于组合拉簧内拉钩的连接部伸出于组合拉簧外拉簧的弹簧圈体的锥形弹簧圈部的外端的长度,其顶端至底座体Ⅲ的顶面的深度和前后内壁之间的宽度与制作组合拉簧的钢丝的直径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52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金属复合弹簧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钢索收压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