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尾气黑烟处理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6106.7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5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崔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创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创怡环境技术(南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3/027;F01N3/035;F01N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道路移动机械 黑烟颗粒 电加热系统 净化系统 筒形壳体 尾气黑烟 一端设置 去除 进气口 尾气处理效果 发动机排气 保养间隔 电加热器 抗老化性 使用频率 再生能力 进气段 连接筒 排气口 筒形壳 主被动 侧边 黑烟 滤芯 形壳 体内 复合 净化 排放 恶化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尾气黑烟处理净化系统,包括筒形壳体,其特征在于,筒形壳体一端设置进气口另一端设置排气口,筒形壳体内设置有DOC系统和CDPF系统;系统还包括一电加热系统,电加热系统连接筒形壳体的进气段侧边。本系统黑烟尾气处理效果好,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和主被动复合再生能力,DPF滤芯保养间隔周期长。对非道路移动机械黑烟颗粒的去除,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不受发动机排气温度和黑烟颗粒排放恶化的影响;两种手段结合,也可以大大降低电加热器的使用频率,使不同工况、不同性能、不同年代生产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产生的黑烟颗粒,都能得到比较好的去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的来说涉及一种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尾气黑烟处理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问题已经从地区典型个例,逐渐扩展为区域性、全国性甚至国际区域性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当前我国区域性PM2.5污染普遍呈现多污染物驱动、多城市趋同的复合污染特征,日益呈现污染频率增加、影响范围扩大、污染程度加剧的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安全,是当前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因燃料燃烧而排放大气污染物。除道路机动车外,大量非道路移动机械以内燃机为动力,主要包括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港作机械、企业厂(场)内机械、机场地勤设备等。与道路机动车相比,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主要燃料为柴油和重油,具有种类多、技术水平低、使用年限长、耗油量高、维护率底和污染物单机排放量较大等特点。美国和欧洲的相关研究表明,随着道路机动车排放控制成效的日益显著,非道路移动机械正逐渐成为重要的大气污染排放源,对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细颗粒物具有较大的贡献。
以上海为例,随着本市工业和交通等传统大气污染源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大气污染问题开始凸显。为了解本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类型、保有量、使用情况、油耗和排放现状,市相关单位于2016年下半年开展了上海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的调查工作。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登记在册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保有量约在8~9万台左右,其中,建筑及市政工程机械和港作机械分别在5000台左右,企业场(厂)内机械和农用机械保有量分别在3.8万台左右。尽管从保有量来看,工程和港作机械的数量相对较少,但是根据市统计局的柴油消费行业统计,工程和港作机械的柴油消费量约占50%左右,说明工程和港作机械的功率普遍较大、使用频率总体较高、单机油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目前,上海市正处于城市和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期,工程和港作机械的大量使用势必将使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放不断上升。为有效遏制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上海市拟于2017年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本市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上海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污染防治方向和主要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具体的落地和监管问题,特别是针对工程和港作机械,目前仍存在机械底数不清、排放水平不明、治理缺乏抓手等问题。工程机械主要包括挖掘机、装载机、铲运机、压路机、起重机以及桩工机械等。港作机械主要包括起重机械、输送机械、叉式装卸车、单斗车、跨运车、牵引车、搬运车等。
工程和港作机械单机油耗较大、排放较高且使用频繁,是上海市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的重点。但是,目前本市尚未建立起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环保管理体系,机械申报和排放监管工作尚未获得实质性进展。
2018年6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2018》,其中明确指出:1.)机动车污染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2.)柴油车占机动车保有量的7.8%, 但贡献了机动车PM污染的77.8%;3.)非道路移动机械,保有量比机动车少很多,但却排放了与机动车相当的黑烟颗粒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创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创怡环境技术(南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创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创怡环境技术(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61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尾气处理功能的尾气排放管
- 下一篇:排气歧管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