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缘材料的耐漏电起痕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8123.4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8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吕启深;李勋;艾精文;陈潇;王希林;陈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宁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材料 漏电 性能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材料的耐漏电起痕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所述的耐漏电起痕性能测试方法包括:采用第一预设功率的红外激光对待测绝缘材料烧蚀第一预设时间;获取待测绝缘材料的第一烧蚀量;根据第一烧蚀量和预设耐漏电起痕性能等级表获取待测绝缘材料的耐漏电起痕性能等级。由此,可实现对绝缘材料的耐漏电起痕性能的简单、快速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性能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绝缘材料的耐漏电起痕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户外使用的绝缘材料如复合绝缘子、涂覆了RTV(Room Temperature Vulcanized,室温硫化型)涂料的玻璃绝缘子等,在长时间运行后,表面会积累一定的污秽,潮湿天气时污秽受潮,在高电场作用下,污秽区域的泄漏电流比干净区域的泄漏电流要大许多,并且泄漏电流大的污秽区域会逐渐形成干区。干区的出现将导致绝缘材料表面电场严重畸变,并且干区由于等效电阻比较大,所以会承受大部分的电压,从而产生干区电弧,而干区电弧又会导致绝缘材料表面逐渐劣化并形成导电或部分导电的通道,最后导致闪络,因此耐漏电起痕性能是衡量绝缘材料电气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绝缘材料会在干区电弧产生的热量、氧化反应以及紫外照射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分解,其中,干区电弧的热作用影响最大。基于此,传统的耐漏电起痕性能测试方法如ASTM-D2303标准里的斜面法,通过给两端加电压的绝缘材料试片滴上电解液,当电压足够高时,绝缘材料表面将出现干区电弧,从而可以加速模拟由干区电弧所导致的材料分解,然后在分解完成后进行测试。
上述耐漏电起痕性能测试方法需要进行样品预处理,配制电解液,给试片加上数小时的电压,控制水滴流量,最后再测量几个主要烧蚀孔洞的深度,以作为材料耐漏电起痕性能的指示,整个测试过程步骤繁多,测试复杂,而且国家标准GT/B 6553-2014中的斜面法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耐漏电起痕性能测试方法存在的测试步骤繁多、测试复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绝缘材料的耐漏电起痕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
一种绝缘材料的耐漏电起痕性能测试方法,包括:
采用第一预设功率的红外激光对待测绝缘材料烧蚀第一预设时间;
获取待测绝缘材料的第一烧蚀量;
根据第一烧蚀量和预设耐漏电起痕性能等级表获取待测绝缘材料的耐漏电起痕性能等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功率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采用第二预设功率的红外激光对不同耐漏电起痕性能的样品进行烧蚀,并获取每个样品的第一表面最高温度;
判断所有样品中任意两个样品的第一表面最高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如果否,则对第二预设功率进行调节,直至所有样品中任意两个样品的第一表面最高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以获得第一预设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设耐漏电起痕性能等级表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采用斜面法对不同耐漏电起痕性能的样品进行测试,以获得每个样品的耐漏电起痕性能等级;
采用第一预设功率的红外激光对每个样品进行烧蚀,并获取每个样品的第二烧蚀量,直至第二烧蚀量满足预设烧蚀量阈值;
根据第二烧蚀量和每个样品的耐漏电起痕性能等级获取预设耐漏电起痕性能等级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烧蚀量满足预设烧蚀量阈值时,对应的烧蚀时间为第一预设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烧蚀量和第二烧蚀量包括:烧蚀深度、烧蚀半径、烧蚀体积和烧蚀质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81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