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8497.6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4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庆;潘勇军;黄岐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万华科聚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51/08;C08L51/04;C08K7/14;C08K5/053;C08K5/526;C08K5/134;C08K13/04;C08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晖 |
地址: | 26400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 增强 聚碳酸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外观和抗冲性的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组合物主要包括以下组分:45~90重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5~45重量份的玻璃纤维;0.5~10重量份的接枝聚碳酸酯。该组合物可大幅改善玻纤增强聚碳酸酯组合物的表面光泽,同时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耐热性,同时具有聚碳酸酯树脂的优异模塑性,适用于电子电气产品外壳或结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外观和抗冲性的玻纤增强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高分子改性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PC)因其物理机械性能优良,抗冲击强度高,良好的电性能,尺寸稳定性好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但在某些情况下材料的刚性以及尺寸稳定性略显不足,通常采用玻纤增强的方式,玻璃纤维增强的聚碳酸酯树脂具有的优点在于,可保持聚碳酸酯树脂的优异模塑性,并且可改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具体地,树脂可具有优异的弯曲模量和耐热性,以适用于耐受连续负载或热的组件。因此,玻璃纤维增强的聚碳酸酯树脂已用作电子电气产品如移动电话等的外壳材料。然而,玻纤虽然提高了聚碳酸酯的刚性,但是制品表面却往往会产生浮纤等不良现象,使制件无法在外观件方面使用,因而在某些领域限制了其应用。本发明在同时满足上述性能指标的条件下,可提高制品的表面光泽度、减少浮纤,拓展了其应用领域。
中国专利CN 103772941A公开了一种高光泽玻纤增强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材料组分成份:聚碳酸酯A30~60份,聚碳酸酯B10~2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40份,玻璃纤维5~30份,阻燃剂1~10份,光热稳定剂0.1~1份,润滑剂0.1~1份。该增强聚碳酸酯材料在强度、刚性、尺寸稳定性得到加强,同时材料的加工性能良好、外观优良,减少制品表面浮纤,光泽度高,可用于对材料强度要求比较严苛、尺寸要求较高,同时对表面有一定要求的产品领域。
中国公开专利CN 101851407 B公开了一种高表面光泽玻璃纤维增强阻燃聚碳酸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聚碳酸酯50-95、玻璃纤维5-50、表面改性剂0.1-5、阻燃剂0.01-0.2、抗滴落剂0.05-2,其中表面改性剂为接枝聚烯烃结构。该改性聚碳酸酯具备高表面光泽、高刚性、无熔接线和无发雾等特点,可直接作为结构和外观一体件使用,应用于在显示器面框、底座及内部结构件等部件。
重复以上专利发现上述材料的表面改善效果有限,同时存在耐热性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改善外观和抗冲性的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玻纤增强聚碳酸酯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
45~90重量份,优选70~85重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
5~45重量份,优选15~30重量份的玻璃纤维;
0.5~10重量份,优选0.5~9重量份,更优选0.8~8重量份的玻纤分散剂,其中,该玻纤分散剂是接枝聚碳酸酯。
优选地,在上述组合物中,聚碳酸酯树脂与玻璃纤维的重量份数之和为100重量份。
所述聚碳酸酯为芳香族聚碳酸酯、脂肪族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双酚A型聚碳酸酯;优选地,在测试条件为300℃,1.2kg时,聚碳酸酯的熔体流动指数在3~65g/10min之间,优选在5~50g/10min之间,更优选在7~35g/10min之间。
所述聚碳酸酯组合物,添加的玻璃纤维为短切玻璃纤维,直径为5~20μm,优选为7~18μm;玻璃纤维长度为1~20mm,优选为2~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万华科聚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万华科聚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8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