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mith预估监控AGC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8498.0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8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尹方辰;宋宁宁;吴湘成;纪清智;严文俊;薛海昂;黄身桂;黄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张迪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AGC 预估 热连轧 控制对象 辨识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 传递函数模型 系统传递函数 系统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 模型参数 频域系统 离散化 鲁棒性 时变性 带钢 建模 内环 时滞 算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连轧监控AGC系统的控制方法,根据Smith预估监控AGC控制系统的内环系统(HGC系统)的结构,建立HGC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采用频域系统辨识算法,对HGC系统传递函数模型的模型参数进行辨识,继而建立Smith预估监控AGC系统数学模型,然后对其离散化;在此基础上,设计热连轧Smith预估监控AGC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SMC)。从而解决了现有热连轧Smith预估监控AGC系统中的PID控制器,控制精度严重依赖于控制对象的建模精度,对控制对象的时滞、非线性和时变性适应能力差的问题。提升热连轧Smith预估监控AGC系统的鲁棒性,以提高热连轧带钢厚度的控制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带轧制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板带热连轧监控AGC系统中时滞问题的处理。
背景技术
监控AGC是基于机架出口侧测厚仪对机架出口厚度进行闭环控制,所以监控AGC在趋势上保证了成品厚度与目标厚度一致。因此,监控AGC相比较其他类型的AGC具有不可替代性。对于热连轧来说,考虑到轧机结构的限制、测厚仪维护方便,以及防止断带对测厚仪造成损伤,测厚仪的安装位置一般和精轧出口机架有一定距离。因此监控AGC系统存在纯滞后环节。一般来说含有纯滞后环节的闭环控制系统,由于其控制效果无法及时通过反馈回路进行反馈,采用普通PID控制器难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性能。由自动控制理论可知随着控制对象的纯滞后时间τ变大,系统的稳定性将变低。对于大滞后控制系统方面,,最常用的方法是在控制回路中加入Smith预估补偿策略。Smith预估补偿策略的加入使得监控AGC系统的控制品质得到提升,因此被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监控AGC系统中。但传统Smith预估补偿策略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对模型参数的误差非常敏感。且若在Smith预估监控AGC系统中采用常规PID控制器,系统鲁棒性较差,甚至会引起系统失稳,因此研究鲁棒性能较强的Smith预估监控AGC系统的控制器势在必行。
本发明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与Smith预估策略相结合,开发了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Smith预估监控AGC系统的控制方法,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和传统的PID控制器相比,无需控制对象精确数学模型,对控制对象的时滞、非线性和时变性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同时对噪声也有较强的抑制能力,且本发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是基于离散的传递函数模型,控制算法可直接转化为STL语言,导入进PLC控制器,从而实现对热连轧监控AGC系统中时滞问题的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mith预估监控AGC系统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Smith预估监控AGC系统,对系统模型参数误差敏感,对控制对象的时滞、非线性和时变性处理能力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连轧预估监控AGC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末机架的Smith预估监控AGC系统以HGC系统为执行机构,根据HGC系统的结构,建立其传统函数模型如下:
Gpt(s)=Kpt (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8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