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近光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8527.3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7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姚琼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传感器 电子设备 光强 调整条件 防误触 去激活 激活 适应性调整 反射光强 目标运动 运动姿态 发射光 终端 上报 屏幕 检测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接近光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终端领域,可在不同使用情况下适应性调整接近光传感器的接近光阈值,从而提高激活和去激活防误触功能时的灵活性。该方法包括:检测到满足调整条件,所述调整条件包括:电子设备的运动姿态为设定的目标运动姿态;将接近光传感器的第一接近光阈值改为第二接近光阈值,所述第一接近光阈值与所述第二接近光阈值不同;获取接近光传感器上报的光强参数,所述光强参数用于表示接近光传感器发射光的反射光强;根据所述光强参数和所述第二接近光阈值,激活或去激活电子设备的屏幕的防误触功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近光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终端中普遍使用了接近光传感器来确定是否有物体接近终端。以红外式的接近光传感器举例,如图1所示,该接近光传感器中包括红外发射端101和红外接收端102。其中,红外发射端101发射出红外线后,如果有遮挡物(例如人耳)将发射的红外线反射回来,则反射的红外线后可被红外接收端102接收。当红外接收端102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强度超过设定的接近光阈值时,手机判断此时有遮挡物接近手机。进而,手机可启动防误触算法避免接近手机的遮挡物误触手机屏幕103。
一般,用于判断是否有遮挡物接近手机的接近光阈值是固定的。例如,可设置接近光阈值为650个计量单位,(该计量单位用于表征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强度的计量单位,可以为光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者是经光电转换得到的电信号的计量单位,可由手机厂商自行设定),即当红外接收端102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强度超过650个单位时可确定有遮挡物接近手机。
但是,手机的实际使用情况多种多样,固定的接近光阈值不能满足各种情况下的需要。例如,在一些情况下该接近光阈值很难达到,导致误触算法不能被启动,使得误触容易发生;而在另一些情况下接近光阈值很容易达到,误触算法经常被启动,导致用户的正常操作也不能被立即执行。因此,如何设置接近光阈值满足不同使用情况下的用户需求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近光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可在不同使用情况下适应性调整接近光传感器的接近光阈值,从而提高激活和去激活防误触功能时的灵活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接近光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可由具有接近光传感器的电子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检测到满足调整条件,该调整条件包括:电子设备的运动姿态为设定的目标运动姿态;将接近光传感器的第一接近光阈值改为第二接近光阈值(第一接近光阈值与第二接近光阈值不同);获取接近光传感器上报的光强参数,该光强参数用于表示该接近光传感器发射光的反射光强;根据该光强参数和第二接近光阈值,激活或去激活电子设备的屏幕的防误触功能。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近光传感器的控制方法中,电子设备可以结合手机当前的运动姿态确定出相应的接近光阈值。由于电子设备的运动姿态可反映出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具体场景,这样,当电子设备处于不同的运动姿态时一般处于不同的使用场景中,电子设备可使用不同的接近光阈值判断是否激活触摸屏的防误触功能,从而提高激活和去激活防误触功能时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目标运动姿态具体包括:电子设备的重力在设定方向上的分量大于设定值,该设定方向为从电子设备底部指向电子设备顶部的方向。一般,当重力在该设定方向上的分量大于设定值时,电子设备大多处于顶部朝下的状态,此时,电子设备一般处于口袋场景中。也就是说,当检测出电子设备处于顶部朝下的状态时,电子设备可动态调整接近光传感器的接近光阈值。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或实际经验设置检测电子设备顶部朝下的具体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85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