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钢索收压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8868.0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7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严植;钟宏伟;肖斌;熊华强;彭思潇;朱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45/14 | 分类号: | B21F45/14;B21F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333002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索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钢索收压的模具,其中设置在上模中的斜楔(17)在上模向下运动时,可推动下模中的往复运动块(13)运动,从而通过下模中与转轮(9)上的凹槽配合的可转动块(20),转动转轮(9),带动夹着钢索(12)的两个半圆锥形凹模(10)转动;在上模向上运动时,斜楔(17)退回,往复运动块(13)回位,可转动块(20)在弹簧作用下,回到与转轮(9)上的凹槽配合的初始状态,实现转动功能,同时,两个半圆锥形凹模(10)在凸模(6)的向下挤压下,实现收紧功能,挤压夹在两个凹模(10)之间的钢索。本发明的模具可实现收紧功能,从而解决了钢索收压劳动强度大,旋转不均匀,钢索表面质量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零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索收压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钢索收压时,一般通过上下两个半模的捶打,同时通过手工方式不断地旋转钢索,实现钢索收压,这种收压方式劳动强度大,旋转不均匀,造成钢索表面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钢索收压的模具,以解决钢索收压劳动强度大,旋转不均匀,造成钢索表面质量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利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钢索收压的模具,包括可通过导向机构相对运动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凸模、斜楔、凸模夹和上模板,下模包括下模板、固定座、转轮、两个半圆形锥凹模,往复运动块和可转动块,
其中凸模通过凸模夹安装在上模板上,在凸模外侧,斜楔通过凸模夹安装在上模板上,在上模向下运动时,斜楔可推动往复运动块运动。
其间夹着钢索的两个半圆锥形凹模装在转轮的圆锥孔内,转轮装在固定座的圆柱孔内,固定座上面盖有盖板,用于对半圆锥形凹模限位,两个半圆锥形凹模下面装有弹簧,两个半圆锥形凹模之间装有弹簧,使其可以开合回位,收压钢索,固定座固定在下模板上,在固定座内安装有借助弹性力回位的往复运动块,往复运动块边上的腔内装有借助弹性力回位的可转动块,可转动块在往复运动块的带动下,通过与转轮上均匀布置的凹槽配合,推动转轮转动,转轮再带动两个半圆锥形凹模转动,转轮下面装有限位钢珠,防止转轮在往复运动块回位时回转。
在上模向下运动时,斜楔推动往复运动块运动,从而通过与转轮上的凹槽配合的可转动块,转动转轮,带动两个凹模转动。在上模向上运动时,斜楔退回,往复运动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回位,可转动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到与转轮上的凹槽配合的初始状态,实现转动功能。同时,两个半圆锥形凹模在凸模的向下挤压下,可实现收紧功能,挤压夹在两个半圆锥形凹模之间的钢索。
在本发明中,所述导向机构由安装在上模板上的导套和安装在下模板上的导柱配合组成。
另外,转轮上的凹槽是间隔30°布置的,转轮的圆锥孔的锥度为30°。
另外,可转动块的弹性回位是利用沿转轮的径向顶住可转动块的弹簧实现的。往复运动块的弹性回位是利用顶住往复运动块的弹簧实现的。
本发明的用于钢索收压的模具通过使转轮带动两个凹模自动旋转,实现转动功能,同时,凹模在凸模的向下挤压下,可实现收紧功能,从而解决了钢索收压劳动强度大,旋转不均匀,钢索表面质量不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钢索收压的模具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的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的C-C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2的D-D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88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拉簧的制作装置
- 下一篇:中小型环件马架扩孔转动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