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构建加速超高斯随机振动试验剖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8902.4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7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廖岳汉;蔡万银;肖柳青;周溢韬;余锋;伍文鑫;刘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M17/08;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张文娟;朱绘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构建 加速 超高 随机 振动 试验 剖面 方法 | ||
1.一种用于构建加速超高斯随机振动试验剖面的方法,包括:
实测数据预处理步骤、获取机车车辆运行的振动实测加速度时域数据;
实测数据归纳步骤、根据轨道交通运行线路特征信息和列车测量点分布信息,将所述振动实测加速度时域数据进行归纳处理,得到振动试验归纳加速度,所述实测数据归纳步骤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振动实测加速度时域数据进行频域转换处理,得到振动实测加速度谱密度数据;
将所述振动实测加速度谱密度数据中每个针对同一线路、同一路段和同一测量点的多次测量下的加速度谱密度数据进行次数归一化处理,得到相应的实测第一归纳谱密度数据;
将针对同一线路和同一路段的多个测量点对应的所述实测第一归纳谱密度数据按照测量点分布区域进行测点归一化处理,得到相应的实测第二归纳谱密度数据;
将同一区域中的针对同一线路的多个路段对应的所述实测第二归纳谱密度数据进行路段归一化处理,得到相应的振动试验归纳加速度谱密度数据;
根据所述振动试验归纳加速度谱密度数据计算该数据的均方根值,得到所述振动试验归纳加速度;
试验剖面构建步骤、根据所述振动试验归纳加速度和已确定的振动试验加速因子,得到振动试验实施加速度,基于此,进一步构建加速超高斯随机振动试验剖面,所述试验剖面构建步骤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振动实测加速度时域数据对相应路段的峭度进行统计,得到整个运行线路的三向平均峭度值;
计算所述振动试验归纳加速度与所述振动试验加速因子的乘积,得到所述振动试验实施加速度及其对应的三向加速度;
根据振动试验实施加速度的三向加速度和所述三向平均峭度值,得到用于实施机车车辆设备振动试验的所述加速超高斯随机振动试验剖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振动实测加速度时域数据对相应路段的峭度进行统计,得到整个运行线路的三向平均峭度值步骤中,进一步包括:
按照预设的路段样本个数,从所有路段对应的所述振动实测加速度时域数据中,抽取所述路段样本个数个路段及每个样本路段对应的加速度时域数据,得到相应的统计样本数据;
对所述统计样本数据中对应的每个样本路段的峭度分别进行统计,得到针对已抽取路段中每个路段在每个振动方向上的峭度值;
进一步计算同一振动方向上的已抽取样本路段的峭度值的平均值,从而得到已抽取路段的三向平均峭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段样本个数的范围为5~3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向平均峭度值的范围为:4.25~8.6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同一区域中的针对同一线路的多个路段对应的所述第二归纳谱密度数据进行路段归一化处理,得到相应的振动试验归纳加速度谱密度数据步骤中,进一步包括:
计算同一线路中每个路段的里程系数;
将同一区域内的不同路段的所述实测第二归纳谱密度数据与相应的里程系数进行加权处理,得到所述振动试验归纳加速度谱密度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针对同一线路和同一路段的多个测量点对应的所述实测第一归纳谱密度数据按照测量点分布区域进行测点归一化处理,得到相应的实测第二归纳谱密度数据步骤中,进一步包括:
根据针对同一线路和同一路段的多个测量点对应的所述实测第一归纳谱密度数据,对同一测点分布区域内所包含的每个测量点对应的加速度谱密度数据进行均值化处理,得到相应的同区域测点平均加速度谱密度数据;
计算所述同区域测点平均加速度谱密度数据的标准偏差,得到同区域测点偏差加速度谱密度数据;
利用预设的数据优化区间系数,并根据所述同区域测点平均加速度谱密度数据和所述同区域测点偏差加速度谱密度数据,得到所述实测第二归纳谱密度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优化区间系数的范围为0.7~0.9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数归一化处理采用线性均值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89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镀镀锌设备用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升降式通讯设备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