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路型侧卡位的防护叠加雷的双弹备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9438.0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2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巨丰;王嬿蕾;王中;毛成程;黄上师;孔佳琦;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超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4/10 | 分类号: | H01T4/10;H01T1/02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徐国华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弧气丸 触发 灭弧 气丸 绝缘层 备份装置 触发电极 装置壳体 卡位棒 开路型 卡位 内圈 双弹 转盘 叠加 防护 导电金属板 沿圆周方向 并排设置 感应线圈 工作稳定 灭弧能力 尾部正面 引弧棒 上盖 竖杆 转轴 背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路型侧卡位的防护叠加雷的双弹备份装置,主要由装置壳体、灭弧转盘、导电金属板、引弧棒、卡位棒、感应线圈、灭弧筒、上盖和转轴组成;装置壳体一侧的底部并排设置气丸触发位Ⅰ、气丸触发位Ⅱ;卡位棒为L型棒,并且其竖杆设置在气丸触发位Ⅰ和气丸触发位Ⅱ的之间;灭弧转盘沿圆周方向设有内圈灭弧气丸和外圈灭弧气丸;内圈灭弧气丸的L形触发电极另一端的尾部背面设有一绝缘层,外圈灭弧气丸的L形触发电极另一端的尾部正面与绝缘层相接触。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灭弧能力强、工作稳定可靠、更换灭弧气丸快捷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的防雷装置,具体涉及了一种雷电诱导型固相灭弧防雷器。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防雷一直都是电力部门防雷工作的重要内容,雷电故障仍然是影响电网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输电线路发生雷击,导致线路结缘子闪络,随之而起的工频续流损坏绝缘子串及金具,导致绝缘子串烧毁及烧断导线事故,而叠加雷的防范尤为严重。传统的“阻塞型”防雷保护方式,改造杆塔接地电阻、架设耦合地线及避雷线、安装线路避雷器等,由于其局限性,只能解决50%的雷击事故。近年,为了进一步提高输电线路供电的可靠性,电力部门采用在输电线路加装并联保护间隙来防止雷击事故。然而实际运行中,并联保护间隙具有明显的缺陷如下:
首先,并联保护间隙安装在绝缘子串两端,是通过缩短绝缘子串爬电距离的方法起到雷击时优先绝缘子串击穿的作用。绝缘子串爬电距离被短接,不仅导致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整体耐雷水平下降使雷击跳闸率增加,同时导致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的工频绝缘水平下降,无形之间提高了并联保护间隙在暂时过电压及操作过电压下误击穿概率。
其次,当输电线路遭遇雷击时,并联保护间隙优先因雷击引起的过电压而击穿,将雷电流泄入大地,从而起到保护输电线路及电器设备的作用。然而由于并联保护间隙没有灭弧能力,不能熄灭绝缘子串闪络后引起的工频续流,电弧在保护间隙间长时间灼烧,将造成绝缘子串损坏,严重时,可能造成输电线路断线,同时电弧会对电极造成烧蚀而降低其保护性能。最终依靠断路器来熄灭电弧来实现保护输电线路及设备,是牺牲“跳闸率”和“供电可靠性”换取“低事故率”的做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灭弧能力强、工作稳定可靠、更换灭弧气丸快捷方便并且能够有效防护叠加型雷击的开路型侧卡位的防护叠加雷的双弹备份装置。本发明同时能够提供更多的灭弧次数,减小维护工作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超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宁超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94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