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In2 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1977.8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9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韩锡光;李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15/00 | 分类号: | C01G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结构 in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In2O3十二面体的合成方法,以In基MOF为前驱物,将尺寸较小,形貌均一的十二面体In基MOF作为前驱物,选择合适的煅烧温度、煅烧时间以及煅烧气氛可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氧化铟十二面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In2O3十二面体的合成方法,属于材料的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微纳米材料的形貌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如何控制合成具有特定形貌的金属氧化物微纳米晶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内容。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是通过无机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自组装形成的一类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与传统无机多孔材料相比,它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孔隙率以及规则的孔道,且其结构易于调控。以MOFs为前驱体制备金属氧化物具有较多的优势,其煅烧后的材料可保持MOFs前驱物框架和多孔结构。本发明以十二面体的In基MOFs为前驱体,通过惰性气体的保护,选择合适的煅烧温度,最终得到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氧化铟十二面体。核壳结构具有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位点多,以及提高入射光利用率等优点。目前以In基MOFs为前驱体煅烧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氧化铟十二面体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的合成大小形貌均一、具有核壳结构的氧化铟十二面体的方法。本发明以In基MOF为前驱物,将尺寸较小,形貌均一的十二面体In基MOF作为前驱物,选择合适的煅烧温度、煅烧时间以及煅烧气氛可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氧化铟十二面体。
包括以下步骤:
前驱物的制备:取四水合硝酸铟和咪唑-4,5-二羧酸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在上述溶液中加入苯并咪唑,搅拌均匀,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至圆底烧瓶中,加热,反应时间,通过离心分离收集产物,然后用工业酒精将产物洗涤数次,烘干备用。
取适量上述铟基MOF前驱体,将其放在小瓷舟中,平铺均匀,然后放到管式炉中,通入合适的气体,选择合适的温度和煅烧时间,即可得到表面由小颗粒堆积而成具有核壳结构的十二面体氧化铟。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或积极效果
所合成In2O3微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形貌:十二面体核壳结构。
以铟基MOF十二面体为前驱体,经选择合适的煅烧条件来制备这种独特的In2O3结构未见报道。
附图说明
图1 (a) 铟基MOF前驱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 (XRD);(b) 铟基MOF前驱物的扫描电镜图 (SEM),右上角为前驱物单个颗粒放大图。
图2 (a) 500 oC煅烧后产物X射线粉末衍射图 (XRD);(b) 500 oC煅烧后产物扫描电镜图 (SEM);(c) 500 oC煅烧后产物透射电镜图 (TEM)。
图3 (a) 450 oC煅烧后产物X射线粉末衍射图 (XRD);(b) 450 oC煅烧后产物扫描电镜图 (SEM);(c) 450 oC煅烧后产物透射电镜图 (TEM)。
图4 (a) 600℃煅烧后产物X射线粉末衍射图 (XRD);(b) 600℃煅烧后产物扫描电镜图 (SEM);(c) 600℃煅烧后产物透射电镜图 (TE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师范大学,未经江苏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19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