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碱性亚硫酸法制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2346.8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2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郭光海;泰勇;凌国士;吴恒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崇左市湘桂糖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3B20/02 | 分类号: | C13B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迎娣 |
地址: | 5322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蔗糖 硫熏 蔗汁 碱性亚硫酸 白砂糖 碳酸法工艺 胶体物质 石灰反应 亚硫酸钙 一级品率 甘蔗汁 非糖 碱度 糖汁 吸附 凝聚 环节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碱性亚硫酸法制糖工艺,采用多点渐进式的加灰模式,并使得胶体物质得到很好的凝聚,同时也使蔗汁始终保持在碱性,有效的保护了蔗糖,降低了蔗糖份的损失。并充分利用碳酸法工艺的优点,在甘蔗汁进行硫熏之前将pH值提高至10.5~11.5,将蔗汁的碱度提高到一定的程度,然后进入硫熏环节,既避免蔗汁经过硫熏后PH值突降太低对蔗糖的破坏,有效的保护蔗糖份,而且糖汁在短时间内与石灰反应,生产大量的亚硫酸钙,从而吸附更多的非糖份物质,提高纯度,从而提高白砂糖一级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碱性亚硫酸法制糖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用甘蔗制糖最早的国家之一,根据甘蔗制糖工艺的不同,主要有石灰法、亚硫酸法、碳酸法等3种方法。我国的蔗糖工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最近几年,制糖生产规模的逐年扩大,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不断完善,制糖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目前国内大部分糖厂采用的生产工艺为亚硫酸法和碳酸法,就澄清的处理效果方面来说,碳酸法优于亚硫酸法,具体表现在碳酸法工艺处理能够比亚硫酸法除去的杂质多,处理后得到的物料纯度较高,利于糖份的收回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但缺点是碳酸法工艺流程较复杂,生产中产生的滤泥难以处理,对环境影响大,生产的可持续性受到限制,且生产成本高。因此,目前我国的甘蔗制糖基本上都是亚硫酸法生产。亚硫酸法工艺流程简单,生产的成本较低,且生产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然而亚硫酸法工艺处理的蔗汁澄清效率较低,除去的杂质不够多,处理后糖汁纯度提高的幅度有限,糖份收回率低。
因此,寻求一个合理高效的制糖工艺方法,能够综合亚硫酸法和碳酸法两者的优点,既能提高澄清效果,又能简化工艺流程方法,已成为现在制糖工作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碱性亚硫酸法制糖工艺,充分利用碳酸法工艺的优点,将其应用到亚硫酸法工艺中,并采用多点渐进式的加灰模式,使蔗汁始终保持在碱性,有效的保护了蔗糖,降低了蔗糖份的损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碱性亚硫酸法制糖工艺,先进行五组压榨机压榨,然后进行硫熏中和,并进行分段预灰;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S1.将第一组压榨机压榨的蔗汁和第二组压榨机压榨的蔗汁混合进行第一次预灰,加入石灰乳调节pH为7.6~8.0。
S2.将第三组压榨机压榨得到的蔗汁进行第二次预灰,加入石灰乳调节pH为10.5~11,然后将经过第二次预灰的榨汁送入第一组压榨机。
S3.将第四组压榨机压榨的蔗汁送入第二组压榨机。
S4.将第五组压榨机压榨的蔗汁进行第三次预灰,加入石灰乳调节pH为8.0~8.5,然后将经过第三次预灰的榨汁送入第三组压榨机。
S5.将步骤S1得到的蔗汁进行曲筛得到混合汁,然后将所述混合汁进行第四次预灰,加入石灰乳调节pH为9~10.5,得到制炼混合汁。
S6.将所述制炼混合汁进行第五次预灰,加入石灰乳调节pH为10.5~11.5;然后经硫熏中和得到硫熏混合汁。
S7.将所述硫熏混合汁加入石灰乳调节pH为7.0~7.4,进行加灰中和得到澄清汁。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在进行第五次预灰前,将所述制炼混合汁加热到50~55℃。
优选的,所述五组压榨机分别用1~3台榨机。
优选的,所述第一组压榨、第二组压榨、第三组压榨、第四组压榨采用一台榨机,所述第五组压榨采用两台榨机。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将所述混合汁进行第四次预灰,加入石灰乳调节pH为10,得到制炼混合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崇左市湘桂糖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崇左市湘桂糖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23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