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粘度微米级通道的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2667.8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9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渠柏艳;张卉;李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01L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米级 微流控芯片 芯片 制备 高粘度 微液滴 上下两层 上层 化学反应 上层通道 十字结构 实验器具 下层通道 芯片结构 药物化学 对齐 长通道 封接 同宽 显微镜 下层 生物学 合成 复合 制作 应用 | ||
1.一种高粘度微米级通道的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制备过程:
微米级制作微液滴上层芯片为十字通道状,与同样宽和同样深度的顶端为尖形的下层芯片为直通道状,在形成微液滴的位置封接在一起,形成复合双层芯片;即:该芯片由PDMS制成,芯片结构分为上下两层;微米级通道的微流控芯片是由上下两层PDMS芯片组成的,上层芯片上有一个微米级的产生微液滴的十字结构,下层芯片上有一个顶端为三角形的长通道,该通道与上层通道同宽同深,然后在显微镜下将下层通道对齐上层芯片的A处,形成微液滴的结构处,进行封接成复合双层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粘度微米级通道的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接是在显微镜下将下层通道对齐上层芯片的A处进行封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粘度微米级通道的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处即为形成微液滴的结构处;在微液滴形成处,通道突然变深,剪切力变大,促使液滴断裂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粘度微米级通道的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3%(w/v)SPAN80的十六烷为连续相,2%的海藻酸盐做为分散相形成微液滴,流速条件为连续相的流速为5 μL / min,分散相的流速为0.1 μL / min的条件下,产生体积为1.1pL的均匀微液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26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