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用电线敷设定位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3300.8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2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杜伯学;马婷婷;韩涛;王福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1/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子文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处理单元 响应单元 敷设 信号检测单元 家用电线 仪器外壳 定位器 定位器结构 抗干扰能力 红色LED灯 测量位置 电线敷设 放大单元 滤波单元 末端连接 位置距离 有效测量 蜂鸣器 灵敏度 输入端 体积小 并联 电线 外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电线敷设定位器,由信号检测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响应单元及仪器外壳四部分构成;所述信号检测单元的末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将处理过的信号传给响应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放大单元和滤波单元,所述响应单元由一个红色LED灯与一个蜂鸣器并联构成,所述仪器外壳置于信号处理单元和响应单元外部。本发明定位器结构简单,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测量位置与电线敷设位置距离在15cm范围均可有效测量电线的敷设位置,并保证误差范围在3cm内,精度高、灵敏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电线敷设定位器,用于检测家用电线周围电磁来确定电线在墙中敷设位置。
背景技术
家用电线广泛应用于每个家庭中,但其通常安装在墙面内部不易检查电线的布线位置以及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现场安装、局部缺陷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电线出现断点,使其发生运行故障造成电力中断。确定电线敷设位置十分必要,也是提高电线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措施。目前,由于电线通常在装修时就已经将电线布置在墙里,很难确定电线在墙内走向,确定电线敷设位置给操作人员带来了繁琐的操作和大量不必要的时间。该技术在家庭生活以及电工装修中有十分广泛地需求,但我国对电线敷设位置判断技术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家用电线敷设定位器,利用电磁感应技术,对家用电线断点位置进行判断。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家用电线敷设定位器,由信号检测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响应单元及仪器外壳四部分构成;所述信号检测单元的末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将处理过的信号传给响应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放大单元和滤波单元,所述响应单元由一个红色LED灯与一个蜂鸣器并联构成,所述仪器外壳置于信号处理单元和响应单元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包括电磁感应天线。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感应天线用于采集家用电线的电磁信号,并将电磁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电磁感应天线由表面光滑的纯铜丝缠绕成螺旋形和电容串联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放大单元由一个二级放大电路和一个单级放大电路构成,用于将检测单元采集到的微弱电流信号进行放大;所述放大电路采用晶体三级管。
进一步的,所述滤波单元由一个陶瓷电容构成,用于滤除交流信号,增强放大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仪器外壳由环氧树脂及屏蔽层构成;所述屏蔽层由铜箔构成且内嵌于环氧树脂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定位器结构简单,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测量位置与电线敷设位置距离在15cm范围均可有效测量电线的敷设位置,并保证误差范围在3cm内,精度高、灵敏度高。
2.本发明的电磁感应传感器为铜线材料,具有任意弯曲的特点,可适应于不同型号、尺寸及安装位置的家用电线,进一步节省了传感器成本费用;整个检测过程中实现了非接触式检测,检测人员无需将电线拆解也无需与电线触碰,安全可靠性高。
3.本发明根据红色LED灯闪烁和蜂鸣器作为信号响应器件,即既有视觉信号又有声音信号,给操作人员双重检测响应方法,预防响应元件损坏造成测量不准确的情况,更加安全可靠,多角度判断电线或断点位置。
4.本发明采用滤波电路嵌入到放大电路中,可有效将传感器捕捉到的微弱电磁信号进行有效放大,信号响应更精确。
5.本发明操作简便,有效提升了检测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时间;且使用的电源为两节五号干电池,易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线断点定位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33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