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旋转射流自进割缝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3379.4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0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范耀;张群;姜在炳;茹婷;庞涛;程斌;李浩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18 | 分类号: | E21B7/18;E21F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射流 进割缝 钻头 | ||
1.一种自旋转射流自进割缝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体(4)以及安装在旋转体(4)前端的旋转喷头(1);旋转体(4)后端活动式装配在一个固定外壳(3)中,旋转体(4)外部套设有可在旋转体(4)外部移动的割缝控制外壳(2);所述的旋转喷头(1)上设置有割缝喷孔(1-2)、清障喷孔(1-1),通过割缝控制外壳(2)的移动以露出或遮挡割缝喷孔(1-2);
所述的固定外壳(3)及旋转体(4)中开设有流体通道(6),流体通道(6)前端与所述的旋转喷头(1)连接,后端连接接口(3-6);固定外壳(3)上设置有与流体通道(6)连通的推进喷孔(3-5);
所述的固定外壳(3)前端开设有内径大于旋转体(4)外径的装配腔(3-12),旋转体(4)穿过所述的装配腔(3-12);所述的割缝控制外壳(2)后端连接有套在旋转体(4)外部的滑筒(2-3),滑筒(2-3)的后端装配在所述的装配腔(3-12)中;
所述的滑筒(2-3)后端与装配腔(3-12)之间形成有液腔(5),通过向所述的液腔(5)中引入高压流体,使高压流体推动滑筒(2-3)带动割缝控制外壳(2)向前运动,以露出割缝喷孔(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转射流自进割缝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体(4)外壁上靠近装配腔(3-12)后端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流体通道(6)连通的孔道(3-4),通过孔道(3-4)将所述的流体通道(6)内的高压液体引入所述的液腔(5)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转射流自进割缝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体(4)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环(3-2),所述的滑筒(2-3)后端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环(2-5),位于第一限位环(3-2)、第二限位环(2-5)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割缝控制外壳(2)复位的弹簧(3-3),弹簧(3-3)套在所述的旋转体(4)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转射流自进割缝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喷头(1)内部开设有与所述的流体通道(6)连通的导流腔(1-3),所述的割缝喷孔(1-2)沿圆周方向分布在旋转喷头(1)上,割缝喷孔(1-2)的轴向偏置于旋转体(4)的轴向;割缝喷孔(1-2)的一端与导流腔(1-3)连通,另一端穿出旋转喷头(1);
所述的割缝控制外壳(2)包括前壳体(2-2)以及后壳体(2-7),前壳体(2-2)以及后壳体(2-7)之间形成用于使割缝喷孔(1-2)中的流体射出的割缝射流通道(2-1),所述的前壳体(2-2)以及后壳体(2-7)之间通过分布于割缝射流通道(2-1)内的连接柱(2-6)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转射流自进割缝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外壳(3)包括前端外壳(3-1)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前端外壳(3-1)后端的后端接头(3-11),其中,前端外壳(3-1)的后端开设有第一凹槽,后端接头(3-11)的前端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拼合形成一个转槽;
所述的旋转体(4)包括旋转轴(4-1)以及套设在旋转轴(4-1)后端的旋转套(4-2),旋转套(4-2)装配于所述的转槽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旋转射流自进割缝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体通道(6)包括沿轴向开设在旋转轴(4-1)内的第一通道,以及沿轴向开设在后端接头(3-11)内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同轴贯连,所述的接口(3-6)开设在后端接头(3-11)的后端,接口(3-6)与所述的第二通道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转射流自进割缝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进喷孔(3-5)倾斜指向固定外壳(3)的后端,所述的清障喷孔(1-1)开设在旋转喷头(1)的前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转射流自进割缝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配腔(3-12)内壁上沿轴向开设有卡位槽(3-7),所述的滑筒(2-3)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位槽(3-7)配合的卡位轴(2-4)。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旋转射流自进割缝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外壳(3-1)中,位于所述旋转体(4)周围分布有阻尼滚轮(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33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路高低压复合等离子钻井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