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3411.9 | 申请日: | 2015-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4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大塚研一郎;中泽嘉明;西村隆一;泽靖典;大野敦史;河内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15;B62D25/02;B62D25/04;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朴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部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部件,具备:具有顶板和与顶板相连的两个纵壁的内板、具有顶板和与顶板相连的两个纵壁的外板,汽车部件的截面是具有内板的两个纵壁的缘部和外板的两个纵壁的缘部分别接合而成的接合部的封闭截面,将所述外板的拉伸强度定义为TSo并将板厚定义为to,将所述内板的拉伸强度定义为TSi并将板厚定义为ti,并且,将外板的纵壁的高度定义为外侧高度ho,将内板的纵壁的高度定义为内侧高度hi时,ho及hi分别在汽车部件的长度方向上为恒定的值,在ho比hi大的情况下,满足式(f),在ho比hi小的情况下,满足式(g):TSo×to<TSi×ti…(f)TSo×to>TSi×ti…(g)。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9月3日、发明名称为“汽车部件”、申请号为201580046908.9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部件。
本申请基于2014年09月05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4-181190号和2015年01月29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5-015694号要求优先权,在此引用这些申请的内容。
背景技术
具有所谓的单体壳式构造的汽车车身的车身壳体大多具备平台、左右侧围、设置于车身壳体前部的发动机舱。平台具有底板。左右侧围安装于平台的两侧。发动机舱具有前纵梁作为其构成部件。
侧围具有A柱、B柱、上边梁、下边梁(门槛(キッカー))。上边梁焊接于A柱及B柱各自的上端部。在汽车部件的焊接上,主要采用电阻点焊(以下,简称为点焊)及激光焊接等。下边梁与A柱及B柱各自的下端部及后轮拱外板的前端部焊接。
通常,下边梁具备具有大致帽型的横截面形状的下边梁内板和具有大致帽型的横截面形状的下边梁外板。下边梁内板及下边梁外板都具有顶板、与该顶板相连的两个纵壁、分别与两个纵壁相连的外向凸缘。通过下边梁内板的两个外向凸缘和下边梁外板的两个外向凸缘在相互重合的状态下被点焊,形成一体的下边梁。这样形成的下边梁是长条且中空的筒状体。
下边梁经由形成于前底板两侧的上向凸缘被点焊于底板。在车辆的行驶中,底板的由弹性变形引起的挠曲被下边梁抑制。这样,下边梁对车身壳体赋予所期望的弯曲刚性及扭转刚性。进而,在车辆的碰撞时,下边梁通过冲击负荷的负载而变形,吸收冲击能量。其结果是,在车辆的碰撞时可确保乘客的安全。
下边梁是主要通过在侧面碰撞时产生所谓的三点弯曲变形而吸收冲击能量的部件。因此,以往,将提高对三点弯曲变形的冲击能量吸收量(EA)为主要设计目标来进行下边梁的设计及开发。
另一方面,近年来,为了实现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开始采用假定了小重叠(SOI)的前面碰撞试验或后面碰撞试验。在小重叠前面碰撞试验中,以车辆前端部中的车宽整体的25%的部位与固定障碍物接触的方式使车辆以时速64km/h与固定障碍物发生碰撞。在这种小重叠前面碰撞中,因为固定障碍物在设置于车辆前部的冲击吸收构造(例如,前纵梁等)的外侧碰撞,所以难以由车辆前部的冲击吸收构造充分地吸收冲击能量。
但是,小重叠前面碰撞试验的结果判明,在碰撞时下边梁上会产生轴向压缩变形(axial crushing deformation),从而由下边梁吸收冲击能量。因此,从提高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的观点来看,对于近年来的下边梁,强烈要求提高对三点弯曲变形及轴向压缩变形这两个不同的变形模式的冲击能量吸收量。
如上所述,下边梁的前端部被点焊于A柱的下端部(A柱下部),下边梁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被点焊于B柱的下端部,进而,下边梁的后端部被点焊于轮拱外板的前端部。在车辆的碰撞时,大多分别以下边梁和A柱下部的焊接部、下边梁和B柱的焊接部及下边梁和轮拱外板的焊接部为起点而发生早期的断裂(焊点断裂)。可知,由于该早期的焊点断裂,不能充分实现要将冲击能量依次传递到构造部件而吸收冲击能量的加载路径的设计思想,冲击能量吸收量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34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麦弗逊悬架及运输车
- 下一篇:一种轻量化车架尾横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