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于凹槽、盲孔部位保护的硬质阳极氧化前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3490.3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4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汤宏才;杨茗佳;崔永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16 | 分类号: | C25D1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赵晓宇 |
地址: | 10007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水洗 盲孔 前处理 硬质阳极氧化 硬质氧化 去油 表面处理技术 电化学腐蚀 凹槽部位 化学除油 保护胶 碱蚀液 绝缘胶 热水洗 氧化色 中凹槽 拆卸 碱蚀 胶层 绝缘 去除 酸蚀 汽油 腐蚀 封闭 验收 检验 生产 | ||
本发明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于凹槽、盲孔部位保护的硬质阳极氧化前处理工艺。其流程为:工件验收→→汽油去油→对凹槽、盲孔部位保护胶绝缘→装挂→化学除油→热水洗→冷水洗→酸蚀→冷水洗→冷水洗→硬质氧化→冷水洗→冷水洗→封闭→冷水洗→冷水洗→干燥→拆卸→干燥→去除绝缘胶→检验;本发明不采用化学去油和碱蚀工序彻底避免了腐蚀风险,经实际生产证明可以避免某型号产品凹槽部位产生氧化色。采用该方法可避免通常局部硬质氧化前处理过程中凹槽、盲孔部位胶层掀胶脱落,引起该部位保护失效,或者碱蚀液残存于凹槽、盲孔,引起该部位严重电化学腐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于凹槽、盲孔部位保护的硬质阳极氧化前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要实现铝材局部硬质氧化,采用绝缘胶对非氧化区域进行保护。但在实际生产中,对于有凹槽、盲孔部位需要保护,由于凹槽、盲孔部位胶层仅在四周附着,在前处理化学去油、碱蚀过程中由于槽温在50℃以上,加上碱蚀产生的氢气的冲击,造成凹槽、盲孔、部位胶层部位的保护胶脱离基体,碱蚀工序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灌入凹槽、盲孔与胶层之间的缝隙中,造成在后续电氧化过程中,相应部位发生激烈的电化学腐蚀;或者在碱蚀过程中胶层脱落,应引起该部位保护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于凹槽、盲孔部位保护的硬质阳极氧化前处理工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应于凹槽、盲孔部位保护的硬质阳极氧化前处理工艺,其流程为:
工件验收→→汽油去油→对凹槽、盲孔部位保护胶绝缘→装挂→化学除油→热水洗→冷水洗→酸蚀→冷水洗→冷水洗→硬质氧化→冷水洗→冷水洗→封闭→冷水洗→冷水洗→干燥→拆卸→干燥→去除绝缘胶→检验;
酸蚀溶液及工艺参数为:硫酸180g/L~220g/L,溶液温度:常温,酸蚀时间为:1分钟~2分钟
化学去油溶液为:磷酸钠:50g/L~70g/L,溶液温度:常温,去油时间为:5分钟~10分钟
汽油去油采用麻布粘取汽油,擦拭零件表面进行。擦拭1~2次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不采用化学去油和碱蚀工序彻底避免了腐蚀风险,经实际生产证明可以避免某型号产品凹槽部位产生氧化色。采用该方法可避免通常局部硬质氧化前处理过程中凹槽、盲孔部位胶层掀胶脱落,引起该部位保护失效,或者碱蚀液残存于凹槽、盲孔,引起该部位严重电化学腐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现有公开的零件局部硬质氧化技术工艺流程为:
氧化前验收→有机溶剂或水基清洗剂除油→对非氧化部位保护胶绝缘→装挂→化学除油→热水洗→冷水洗→硝酸出光→冷水洗→碱腐蚀→热水洗→冷水洗→硝酸出光→冷水洗→冷水洗→硬质氧化→冷水洗→冷水洗→封闭→冷水洗→冷水洗→干燥→拆卸→干燥→去除绝缘胶→检验
对于凹槽、盲孔部位需要进行绝缘保护的硬质阳极氧化零件,采用目前公开的零件局部硬质氧化技术工艺流程,生产中发现存在如下技术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34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