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水化学特征人工改性促进含水层修复的保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3642.X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9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鞠金峰;李全生;许家林;毛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李悦声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水化学 特征 人工 改性 促进 含水层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化学特征人工改性促进含水层修复的保水方法,根据采动覆岩导水裂隙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范围,分别在采区边界和中部对应地表施工化学改性剂回灌钻孔;根据采动破坏含水层赋存水体酸碱度、硬度等化学特征,针对性地选取合适的化学改性剂,利用回灌至含水层中的化学改性剂与地下水阴阳离子化学反应生成的沉淀物,对含水层岩体孔隙/裂隙进行有效封堵。步骤简单,使用方便,安全环保,实现了采煤破坏含水层的原位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含水层修复与水资源保护方法,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煤矿区采动破坏地层基岩含水层修复、水资源保护、与井下水害防治领域使用的地下水化学特征人工改性促进含水层修复的保水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地下开采将引起上覆岩层的移动与破坏,从而在覆岩中形成导水裂隙;若导水裂隙范围(导水裂隙带)波及到地层含水层时,含水层储水将沿着导水裂隙通道而漏失至井下采空区;这一现象的发生不仅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恶化地表生态环境,而且当含水层富水性较强、导水裂隙较发育时,还易引发井下突水事故,造成人员和财产安全威胁。因此,如何采取相关措施阻隔地下含水层的流失通道、降低地下水的漏失量,是多数富水煤矿区面临的重大工程难题,也是保水采煤领域所要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
目前,有关煤炭开采地下水资源保护主要有两类对策。一类是从控制导水裂隙带发育的角度进行,即通过控制采高或改善采煤工艺和方法,降低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使其不沟通地层含水层,从而达到保护地下水资源的目的。另一类是利用井下采煤形成的采空区作为采动漏失水资源蓄存的空间,将含水层漏失水体转移储存至采空区进行循环利用。然而,上述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类方法在煤层厚度大、开采煤层多、含水层距离煤层近的开采条件下将不再适用;而第二类方法实际是将处于高层位的含水层下移到了煤层开采采空区层位,一定程度上疏放了地表植被的取水水源,需要重新利用人工措施将采空区储存水体输送至地表进行浇灌,才能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实施成本和难度大大提高。从水文地质角度看,地下含水层是由具有一定孔隙或裂隙分布的岩层构成的,水体即是赋存于这些孔隙/裂隙中而形成含水层的;所以,这些孔隙/裂隙也成为了含水层受采动破坏后水体漏失的补给径流通道。若能采取人工干预措施对含水层受采动破坏范围之外的区域将这些孔隙/裂隙封堵,则能有效隔绝含水层水体向采动破坏区域的补给路径,从而降低、甚至杜绝地下水的漏失。
由于地下含水层岩体的孔隙/裂隙宏观尺寸较小,若采取底板防治水中常采用的直接灌注水泥浆、粘土等材料的方式时,往往难以灌注成功。考虑到地下含水层水体是由多种阴阳离子构成,并呈现一定的酸碱度;若能依据化学改性的思路,通过人工灌注化学改性试剂,使其与地下水中的某些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物,则能达到有效封堵含水层孔隙/裂隙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基于采动覆岩导水裂隙的发育范围和分布特征,开展地下水化学特征改性促进含水层修复的保水方法的专门设计。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水化学特征改性促进含水层修复的保水方法,根据地下水化学特征选取合适的化学改性剂,通过地面钻孔将其直接回灌至采煤破坏的地层含水层中,利用化学改性剂与地下水阴阳离子化学反应生成的沉淀物对含水层孔隙/裂隙进行封堵,从而在含水层内对应导水裂隙带轮廓线位置附近形成一定范围的化学沉淀物隔离壁或隔离罩,有效隔绝地层含水层水体向采动破坏岩体范围的漏失补给通道,达到煤矿区地下水资源保护的目的。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地下水化学特征人工改性促进含水层修复的保水方法,步骤为:当出现井下涌水情况,根据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内是否存在含水层决定是否需要施工化学改性剂回灌钻孔,若需要,则在采区边界和中部对应地表施工化学改性剂回灌钻孔,根据采动破坏含水层储水的化学特征选择合适的化学改性剂从化学改性剂回灌钻孔回灌,利用回灌至含水层中的化学改性剂与地下水阴阳离子化学反应生成的易吸附在岩石矿物表面的沉淀物,对含水层岩体中的孔隙/裂隙进行封堵,达到煤矿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含水层原位修复的目的。
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36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层预抽瓦斯钻孔注浆密封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扩张比的可回收过油管桥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