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超重力环境的伸展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3844.4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2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俊;贾东;杨树锋;励音骐;陈汉林;陈竹新;尹宏伟;李一泉;袁剑英;吴武军;王彦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40 | 分类号: | G09B23/4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0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重力 环境 伸展 构造 物理 模拟 实验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超重力环境的伸展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箱(28)和位于实验箱两侧的动力装置,所述实验箱(28)包括位于前后两侧的移动侧板(23)和位于左右两侧的固定侧板(21),其中,所述移动侧板(23)与底板(22)连接,所述底板(22)底部通过底板滑块(26)设于底板导轨(24)上,且该底板(22)与动力装置相连;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所述底板(22)通过底板滑块(26)在底板导轨(24)上移动并带动移动侧板(23)沿固定侧板(21)前后移动,实验箱(28)内的实验材料得以变形;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与底板(22)连接的伸缩架(20)、动力活动板(15)、用于支撑动力活动板(15)的动力支撑导轨底座(25)以及与动力活动板(15)连接的推拉部件;其中,所述动力活动板(15)上设有伸缩架支撑导轨(19)和伸缩架支撑滑块(18),所述伸缩架(20)通过伸缩架支撑滑块(18)在伸缩架支撑导轨(19)上滑动;所述动力支撑导轨底座(25)上设有动力支撑导轨(16)和动力支撑滑块(17),所述动力活动板(15)通过动力支撑滑块(17)在动力支撑导轨(16)上滑动;所述底板(22)由锲状底板单元拼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侧板(23)与底板(22)垂直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部件为液压缸(12)或者由电机及其驱动的丝杆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侧板(23)与固定侧板(21)的移动接触部位设有密封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箱(28)设于离心机吊篮(2)内,离心机(1)上还设有运动控制设备,该运动控制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离心机(1)外的电脑(8)连接,同时该运动控制设备通过导电线和信号线连接吊篮内的实验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箱(28)设于离心机吊篮(2)内的实验舱(3)中,所述运动控制设备为动力控制柜(4),该动力控制柜(4)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离心机(1)外的电脑(8)连接,同时该动力控制柜(4)通过导电滑环(6)连接离心机(1)外旋转中心的液压站(5)和液压控制柜(7),液压站(5)和液压控制柜(7)分别与离心机(1)转臂上的液压线路(10)和导电线及信号线(9)连接,液压线路(10)和导电线及信号线(9)通过滑环(11)与实验舱(3)内实验装置连接。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超重力环境的伸展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离心机(1)运转前,常重力环境下,调整实验箱(28)并将实验材料铺设到实验箱(28)内,将实验箱(28)安装到离心机吊篮(2)内的实验舱(3)中,连接好有关线路;
(2)预设定离心机(1)转速或直接设定重力值,启动离心机(1),待离心机(1)运转达到设定重力值时,离心机吊篮(2)高速旋转并处于水平状态;启动电脑(8),设定推/拉运动速率和运动距离,由推拉部件带动移动侧板(23)、固定侧板(21)和底板(22)开始运动,实验箱(28)内材料开始变形;
(3)记录实验箱(28)内材料的变形数据;
(4)当移动侧板(23)、固定侧板(21)和底板(22)的运动距离达到预先设定值时,停止运动,关闭离心机(1),离心机吊篮(2)恢复悬挂垂直状态,取出实验装置,对记录的变形数据进行实验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384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控的脊髓损伤模型装置及制作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人体模型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