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污染监测的巡逻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3921.6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4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能;虢清伟;陈思莉;蔡楠;陈桐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郝志亮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污染 监测 巡逻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水污染监测的巡逻机器人,包括用以使整个机器人漂浮在水面上的浮体、设置在浮体上的控制箱和设置在浮体底部的用以检测水质的水质检测仪,其还包括设置在浮体上的用于存储水样的水样存储组件、灌装组件以封口组件。该机器人能够在检测到水质异常时进行取样,并且能够通过GPS模块获取水质异常的位置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将该位置信息发送给工作人员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地进行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水污染的多功能样巡逻机器人。
背景技术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一般是指由人为原因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所引起的大量有害污染物瞬间排至河流、湖泊等水体,导致水质在短期内急速恶化、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危害、造成社会经济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的事故。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是最常见的、最为剧烈的“瞬态污染”,它不同于一般的水污染,事件往往突然发生且来势迅猛,并且其污染物也通常没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及途径,事件的发生将严重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危害水生态环境,导致生态失衡,从而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需要对环境敏感水域或可能存在较大环境安全隐患水域进行监控。
由于目前大部分的水质检测仪只能检测到水质异常,至于水体具体的污染程度以及污染物的成分构成如何,需要对污染水体进行采样后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精确分析。在水样采集的过程中,由于某些水体如河流等是处于流动状态的,传统的单次采样会因为污水团流动等因素而带来误差。同时为减少环境监测布点,降低监测成本,可以采用巡逻式采样方式。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对某水域进行巡逻检测,在发现水质异常时,能对污染水体进行连续采样,并将采样容器安全封装的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污染监测的巡逻机器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污染监测的巡逻机器人,包括用以使整个机器人漂浮在水面上的浮体、设置在浮体上的控制箱和设置在浮体底部的用以检测水质的水质检测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浮体上的用于存储水样的水样存储组件和灌装组件,水样存储组件包括条形管架,所述条形管架上沿着其长度方向等间隔地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采样管的容纳通孔,所述灌装组件包括沿着垂直于传动轴的方向位于水样存储组件一侧且平行于传动轴的直线模组、用以向采样管灌装水样的采样机构和用以将采样后的采样管的管口进行封口的封口机构,在所述直线模组的滑块上可旋转地支撑有条型支撑板,所述采样机构和封口机构分别位于条型支撑板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封口机构包括支撑在条型支撑板的与软管相反一端的用以对塞盖进行夹持的两夹爪,所述两夹爪铰接在延伸板上,所述延伸板固定在条型支撑板的与软管相反一端,两个夹爪对称设置,并且对称轴线平行于条型支撑板的延伸方向,每个夹爪均由L型连接杆和半圆环型连接板组成,型连接杆的一端与半圆环型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两夹爪的半圆环型连接板的开口相对,两L型连接杆的自由端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每个L型连接杆的弯角处均与延伸板铰接。
优选地,所述封口机构还包括两设置在条型支撑板上且沿着条型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滑槽、可滑动地位于条形滑槽内的传动条以及设置在条形支撑板上的双头电机,所述传动条从条形滑槽的靠近夹爪的一端伸出并且与对应的L型连接杆的自由端铰接,在双头电机的两输出端均设置有齿轮,在每个传动条设置有多个与对应侧的齿轮啮合的齿,所述双头电机与控制箱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封口机构还包括通过Z型板支撑在条型支撑板上的圆柱筒壳、位于圆柱筒壳内部的顶端的电磁铁、位于圆柱筒壳内部的底端的封口槌以及位于电磁铁与封口槌之间的弹簧,所述电磁铁与控制箱电连接,在所述圆柱筒壳的底端设置有供封口槌下端穿过的圆形通孔,所述弹簧始终处于被压缩的状态,所述封口槌至少部分采用铁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39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