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主导航农用车最短避障路径规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3946.6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1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峰;田光兆;顾宝兴;魏建胜;安秋;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陆海天;徐冬涛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主 导航 农用车 最短避障 路径 规划 方法 | ||
1.一种自主导航农用车最短避障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双目视觉的障碍物定位,包括:
(1)通过双目相机实时采集车辆前方道路图像;
(2)对采集得到的图像利用Harris-SIFT算法进行特征点检测,获取障碍物特征点的像素坐标;
(3)将获得的特征点像素坐标传入相机深度信息计算模块,得到障碍物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空间坐标;
(4)再次经过坐标转换,将相机坐标系下的空间坐标转换到世界坐标系下,得到障碍物几何中心坐标(Xz,Yz),完成障碍物的定位;
步骤二:判断障碍物的有效性,包括:
(1)建立矩形车辆几何模型,以车辆几何中心O为原点建立平面坐标系,x轴正方向 为水平向右,y轴正方向与车辆的航向重合;
(2)以障碍物的几何中心Z点为圆心,以Z点到障碍物边界的最长距离Rz为半径作圆,构建防碰撞区域;
(3)计算Z点到y轴的距离d,并比较d和Rz的差值c与半车宽L/2的大小,若cL/2,则为无效障碍物,反之,则为有效障碍物;
步骤三:车辆避障时最大转向半径的确定,包括:
(1)设车辆能够避障的最大转向半径为rm,则可确定初始转向中心X1的位置为(-rm,0);
(2)连接X1与Z点,与防碰撞区域圆Z相交于G点;
(3)根据运动过程中的临界碰撞条件“车辆右前角F与G点重合”,列出方程:其中,Xf和Yf是车辆右前角F的坐标;
(4)解方程,可得最大转向半径rm;
步骤四:四段式路径规划,包括:
(1)设车辆的实际转向半径为r(r≤rm),则实际转向中心X2为(-r,0);以X2为圆心,以r为半径作圆;
(2)连接圆心X2与Z点,与圆X2相交于B点,则弧OB为第一段避障路径;
(3)以Z为圆心,以ZB距离为半径作圆,与直线y=Yz交于A点,则弧BA为第二段避障路径;
(4)作B点关于直线y=Yz的对称点D,则弧AD为第三段避障路径;
(5)作X2关于直线y=Yz的对称点X3,以X3为圆心,X3到D点的距离为半径作圆,与y轴相切于E点,则弧DE为第四段避障路径;
步骤五:确定最优转向半径,包括:
(1)以四段避障路径的总长度S为避障代价,经数学计算,得到S关于转向半径r的函数:
(2)在r∈[r0,rm]区间内,找出令S最小时的r取值,该值即为最优转向半径;其中r0为车辆最小转向半径,可从车辆说明书中获取,rm为步骤三确定的车辆避障时最大转向半径;
步骤六:分段路径跟踪控制,包括:
(1)根据车辆转向模型计算各段路径所对应的转向角α,其中K1为车辆前后轴距,K2为前轮左右轮距,R为转向半径;
(2)在各段路径的起点,通过控制车辆的转向执行机构,使转向角等于α,进行路径跟踪,实现车辆在作业过程的最优避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导航农用车最短避障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六中,考虑到土壤环境对转向模型的影响,需要对转向角α进行修正:旱地情况下α上浮5%,水田情况下α上浮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导航农用车最短避障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双目相机为自带深度信息计算模块的BumbleBee XB2双目相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39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