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蛸幼体的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4390.2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3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友芳;李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23K50/80;A23K10/22;A01K6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赖秀华 |
地址: | 351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幼体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物育种领域,公开了一种真蛸幼体的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刚孵出的真蛸浮游幼体采用仔鱼作为饵料进行投喂,直至真蛸浮游幼体的每腕吸盘数量平均达到11个。本发明提供的培育方法采用了一种替代蟹幼体的饵料对真蛸幼体进行投喂,从而为真蛸规模化育种繁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蛸幼体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真蛸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蛸科,蛸属,俗称章鱼、八爪鱼,为暖水性种,是世界性习见种,中国沿海、日本濑户内海、澳大利亚、大西洋和地中海等世界温带砂泥底、岩礁海域均广泛分布,是中国闽粤海域近海的重要经济蛸类,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自然资源愈来愈少,而市场消费对头足类的需求却逐年上升,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使得蛸类养殖作为资源恢复的重要手段受到广泛关注。真蛸对养殖环境适应性很强,且分布广、生长迅速、营养价值高,已成为头足类中最受关注的养殖对象和研究热点。
真蛸幼体的生长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从孵化至每腕吸盘数量11个(第一阶段)、从每腕吸盘数量11个增至17个(第二阶段)、从每腕吸盘数量17个转变为完全底栖(第三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培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活饵料主要有天然甲壳类、蟹幼体、卤虫等(林祥志等,2005),其中以蟹幼体效果最好,采用以上饵料能够使真蛸幼体的成活率得以提高。然而,由于以上活饵料尤其是蟹幼体无法大批量持续供应,为了解决蟹幼体无法整年供应的问题,急需寻找一种能够替代蟹幼体减少蟹幼体使用量的饵料。
此外,2004年西班牙的J.IGLESIAS等完成了真蛸全生长史的研究,研究表明,在第三阶段由浮游至底栖的转变过程中仅有130只幼体的试验组完成了整个过程,存活13只,成活率仅为10%,成活率极低(该研究中没有提及完全底栖真蛸幼体每腕吸盘数量,但据本发明的发明人在育苗过程中的取样分析转为底栖生活的真蛸幼体每腕吸盘数量为37-39个)。真蛸幼体底栖过程的高死亡率一直是育苗繁育的难点,因此,提供一种真蛸浮游幼体乃至由浮游转变为底栖的有效培育方法便对真蛸规模化苗种繁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采用现有的方法对真蛸幼体进行培育时,存在蟹幼体活饵料无法大批量持续供应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采用替代蟹幼体的饵料进行真蛸幼体培育的方法,从而填补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空白,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蛸幼体的培育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将刚孵出的真蛸浮游幼体采用仔鱼作为饵料进行投喂,直至真蛸浮游幼体的每腕吸盘数量平均达到11个。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之后发现,采用仔鱼特别是褐菖鲉仔鱼作为真蛸浮游幼体的活饵料进行投喂,当将真蛸浮游幼体培育到每腕吸盘数量达到11个时,成活率能够达到76.5-81.5%,与采用蟹幼体作为活饵料的成活率相当,能够完美解决蟹幼体无法整年供应的问题。
所述仔鱼可以为现有的各种海水鱼类的仔鱼,优选为褐菖鲉仔鱼。
优选地,所述褐菖鲉仔鱼的密度维持在0.03-0.1尾/ml水。
优选地,所述真蛸浮游幼体的起始养殖密度为2500-3000只/m3水。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真蛸幼体的培育方法还包括将真蛸浮游幼体培育至每腕吸盘数量平均达到11个之后,采用仔鱼以及锐齿蟳和/或日本蟳蚤状幼体混合投喂,直至真蛸幼体的每腕吸盘数量平均达到17个。其中,如上所述,真蛸幼体从刚出生至每腕吸盘数量达到11个为第一阶段的培育,从每腕吸盘数量11个至17个为第二阶段的培育。在第二阶段的培育过程中,仔鱼优选为褐菖鲉仔鱼,且所述褐菖鲉仔鱼的密度优选维持在0.03-0.1尾/ml水,锐齿蟳和/或日本蟳蚤状幼体投喂量以当天能摄食完为准;所述真蛸浮游幼体的起始养殖密度为2000-2500只/m3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莆田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43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黄颡鱼体色的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鱼苗运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