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油水含量的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4392.1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8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丁彬;罗健辉;耿向飞;王平美;彭宝亮;贾辰;王小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任默闻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介质 过程 油水 含量 分析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油水含量的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该分析方法根据油和水相变温度的差异确定不同的测定温度,在不同的测定温度下确定多孔介质中油和水的拟合关系,在多孔介质处于饱和油状态下,根据在不同的测定温度下测定的多孔介质中油水的质子自旋驰豫信号量,及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油的拟合关系、水的拟合关系,确定多孔介质在饱和油状态下的饱和油的含量和束缚水的含量。在本发明中,通过改变温度控制饱和油和束缚水处于不同的相态,提高油水含量分析的准确性,实现对油水含量的定量分析;分析过程无需反复启停设备,实现油水含量的在线分析,提高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油水含量分析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油水含量的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油水含量的定量分析,对于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对于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油水含量的分析,一般通过多孔介质物模实验或可视化微观驱替实验,对驱替过程多孔介质中的油水组分含量进行分析。然而,多孔介质物模实验耗时较长,可视化微观驱替所用到的刻蚀模型仅二维模拟油藏条件,无法准确反映真实的油藏条件,导致确定的油水组分含量的准确率较低。另外,在分析的过程中,还需要多次启停设备,导致分析时间较长、效率较低。
因此,现有的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油水含量的分析存在准确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油水含量的分析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油水含量的分析存在的准确率低、效率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
根据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油和水的相变温度确定第一测定温度和第二测定温度;
确定在第一测定温度下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水的拟合关系,以及在第二测定温度下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油的拟合关系;其中,水的拟合关系反映水的质量与水的质子自旋驰豫信号量之间的关系,油的拟合关系反映油的质量与油的质子自旋驰豫信号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在第一测定温度下多孔介质中饱和油和束缚水的质子自旋驰豫信号量,在第二测定温度下多孔介质中饱和油的质子自旋驰豫信号量,在第一测定温度下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水的拟合关系,以及在第二测定温度下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油的拟合关系,确定多孔介质在饱和油状态下的饱和油的含量和束缚水的含量;
其中,在第一测定温度下多孔介质中的饱和油和束缚水均为液相,在第二测定温度下多孔介质中的饱和油为液相,第二测定温度下多孔介质中的束缚水为固相。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油水含量的分析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油水含量的分析存在的准确率低、效率低的问题,该装置包括:
测定温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油和水的相变温度确定第一测定温度和第二测定温度;
拟合关系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在第一测定温度下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水的拟合关系,以及在第二测定温度下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油的拟合关系;其中,水的拟合关系反映水的质量与水的质子自旋驰豫信号量之间的关系,油的拟合关系反映油的质量与油的质子自旋驰豫信号量之间的关系;
含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在第一测定温度下多孔介质中饱和油和束缚水的质子自旋驰豫信号量,在第二测定温度下多孔介质中饱和油的质子自旋驰豫信号量,在第一测定温度下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水的拟合关系,以及在第二测定温度下多孔介质驱替过程中油的拟合关系,确定多孔介质在饱和油状态下的饱和油的含量和束缚水的含量;
其中,在第一测定温度下多孔介质中的饱和油和束缚水均为液相,在第二测定温度下多孔介质中的饱和油为液相,第二测定温度下多孔介质中的束缚水为固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43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