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为治疗水母皮炎药物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4640.2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4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于华华;李翱宇;李荣锋;刘松;邢荣娥;陈晓琳;李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198 | 分类号: | A61K31/198;A61P29/00;A61P1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炎 水母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应用 治疗 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人胚胎成纤维细胞 人角质形成细胞 海洋生物技术 非特异性 水母毒素 炎症因子 有效抑制 表达量 制备 细胞 死亡 | ||
本发明涉及海洋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非特异性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治疗水母皮炎药物的应用。EDTA二钠作为治疗水母皮炎药物的应用。本发明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可有效抑制水母毒素引起的两种细胞(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和人胚胎成纤维细胞CCC‑ESF‑1)的死亡和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量,进而可将其作为用于制备水母皮炎的药物,拓宽了EDTA二钠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非特异性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治疗水母皮炎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水母属腔肠动物门,有刺胞的海洋水生动物,当人触及水母时,刺胞内的毒素以极快的速度刺入皮肤导致蜇伤。我国主要的伤人水母有沙海蜇和霞水母。近年来,全球范围的水母暴发不仅造成海洋生态系统紊乱,也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水母蜇伤已经成为最常见的海洋生物伤。据美国国立卫生院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5亿人次被水母蜇伤,其中不乏死亡病例。水母蜇伤引起的红肿红斑、水泡以及刺痒、麻痛感等水母皮炎症状是主要症状,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特别是睡眠。目前,国内外没有专治水母皮炎的药物,大多沿用民间土法、验方或参考其它种类的皮炎来治疗,效果差,甚至于加重病情。
水母毒素是水母蜇伤的物质基础,是发病的根本原因。水母毒素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多肽和蛋白,具有溶血、酶活性、心脏毒性、神经毒性、肌肉毒性、皮肤坏死作用等多种生物活性。转录组联合蛋白组学对水母毒素成分解析发现,金属蛋白酶是水母毒素的主要成分,传统生化分析也验证了水母毒素具有金属蛋白酶活性。蛇毒中的金属蛋白酶成分在其咬伤导致的伤口疼痛、流血不止以及溃烂等中毒现象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水母毒素中的金属蛋白酶可能是导致水母皮炎的重要因素。所以,亟需根据水母毒素的生物活性研制治疗水母皮炎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EDTA二钠(非特异性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制备水母皮炎药物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EDTA二钠作为制备水母皮炎药物的应用。
所述式Ⅰ所示EDTA二钠经溶解稀释后作为制备水母皮炎药物的应用;
所述式Ⅰ所示EDTA二钠经灭菌水溶解后,再用10mM磷酸盐缓冲液(NaH2PO4-Na2HPO4,pH 7.4)稀释。
EDTA二钠抑制水母毒素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和人胚胎成纤维细胞CCC-ESF-1死亡率的实验方法为:
将EDTA二钠用灭菌水溶解后,再用10mM磷酸盐缓冲液(NaH2PO4-Na2HPO4,pH 7.4))稀释得到EDTA二钠溶液。
然后向水母毒素中加入EDTA二钠溶液混合,使混合液中EDTA二钠与水母毒素(以蛋白计)的质量比等于或小于1.49:1,混匀,37℃下反应30min后待用。
向铺有1×105个/mL细胞(细胞可为HaCaT或CCC-ESF-1)的96孔板中加入100μL的EDTA二钠和水母毒素混合液,100μL的按体积比为1:1混合的水母毒素与细胞培养基混合液(对照)及100μL的细胞培养基(空白),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
EDTA二钠抑制水母毒素导致的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和人胚胎成纤维细胞CCC-ESF-1炎症因子mRNA表达量的实验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46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