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老鹰茶火锅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4803.7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0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辜海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辜海钦 |
主分类号: | A23L27/00 | 分类号: | A23L27/00;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阮志刚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锅老油 老鹰茶 火锅 火锅底料 茶水 口味 保健功能 火锅风味 清热润肺 燥热 便秘 层次感 冰糖 解毒 开胃 上火 熬煮 炒制 鸡精 老油 利咽 醪糟 大葱 大蒜 味精 养生 咽喉 健康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老鹰茶火锅,本发明口味独特、健康养生、好吃不腻;本发明包括火锅底料、火锅老油、老鹰茶水、大蒜、大葱、鸡精、味精、冰糖、醪糟;通过老鹰茶炒制火锅老油,在保持传统老油火锅风味的同时,增加了火锅口味的层次感,为火锅老油带来不同口感;通过老鹰茶水熬煮火锅老油、火锅底料,利用老鹰茶的保健功能,起到开胃解腻、清热润肺、利咽解毒的作用,解决了人们吃火锅易上火、浑身燥热、口感舌燥、便秘、尿黄、咽喉肿疼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老鹰茶火锅。
背景技术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火锅一般是指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其特色是边煮边吃,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火锅方便快捷的大众化特色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尤其北方地区寒冷干燥的天气让火锅市场潜力很大,有以“麻、辣、烫”著称的重庆火锅,以涮羊肉为主要代表的北派火锅和新派火锅。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火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追求口味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健康及营养的要求,经常吃火锅的人易上火、感到浑身燥热、口感舌燥、有的人还会有便秘、尿黄、咽喉肿疼,火锅的质量取决于火锅配方,所以传统的火锅配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老鹰茶火锅,具有健康养生、好吃不腻、味道独特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老鹰茶火锅,包括火锅底料、火锅老油、老鹰茶水、大蒜、大葱、鸡精、味精、冰糖、醪糟;
步骤1,火锅底料的制备:
(1)称取原料:按重量份数计,水牛油10份,大葱30份,姜1份,郫县豆瓣酱2份,大蒜1份,白酒0.1份,醪糟0.1份,石柱红糍粑辣椒6份,汉源贡椒1份,青花椒1份
(2)将水牛油放入锅中,烧到90-100℃,下大葱,大葱油炸后捞出;再将姜放入水牛油锅中翻炒至七成干;然后向锅中放入郫县豆瓣酱,翻炒出红色后,大火继续翻炒30分钟,转小火;向锅中放入石柱红糍粑辣椒、汉源贡椒、青花椒,小火翻炒2小时20分钟;再向锅中放入醪糟、白酒、大蒜,小火翻炒10分钟后捞出储存;
步骤2,火锅老油的制备:
(1)称取原料:按重量份数计,郫县豆瓣酱2份,石柱红糍粑辣椒10份,花椒1份,水牛油20份,香叶0.3份,三奈0.1份,老鹰茶5份,姜3份,八角0.1份,大葱2份,丁香0.01份,小茴香0.06份,青花椒1份,100份水;
(2)将水牛油放入锅中,烧到90-100℃,下大葱,大葱油炸后捞出;
(3)向水牛油锅中放入老鹰茶,翻炒炸干老鹰茶内多余水分后,放入老黄姜、石柱红糍粑辣椒、郫县豆瓣,大火翻炒15-25分钟后转小火,接着放入香叶、丁香、八角、三奈、小茴香、青花椒、花椒翻炒均匀,再放入50份水,小火熬煮2小时后,将锅中所有残渣过滤捞出,锅中剩余液体为熬煮成功的老油;
(4)向熬煮成功的老油中加入50份水使油水分离,再将水面上漂浮的老油捞出;
(5)将(4)中捞出的老油放入锅中,先大火熬煮5分钟,再转小火熬煮30分钟,熬干多余水分后捞出储存;
步骤3,老鹰茶火锅的制备:
(1)称取原料:火锅底料0.8份、火锅老油1份、老鹰茶水4份、大蒜0.02份、大葱0.02份、鸡精0.02份、味精0.02份、冰糖0.004份、醪糟0.004份;
(2)混合熬煮:向锅中加入上述原料,开火熬煮。
所述青花椒为川南青花椒,姜为老黄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辜海钦,未经辜海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48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