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缆的局部老化故障检测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4845.0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2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尹海丞;李玉烨;李万超;李斌;张海丰;吕根;苑宝义;梁海深;史成广;鄂家兴;王明昊;谢学磊;肖志超;舒可心;寇淼;周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老化故障 检测 电缆故障 电缆绝缘 经济损失 绝缘状态 频谱信息 停电损失 应急维修 光波 数据库 分析 老化 传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缆的局部老化故障检测定位方法,步骤包括:S1、建立电缆的频谱信息数据库;S2、确定光波在电缆中的传输速度;S3、对待测电缆进行检测和分析。本发明在电缆绝缘的分析中,可以提前得知绝缘状态,便于有序、有计划的对老化电缆进行处理,避免了因突发电缆故障而导致的停电损失和应急维修导致的经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安全监测技术领域,涉及电缆的局部老化故障检测,尤其是一种用于电缆的局部老化故障检测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前高速发展的电力设施环境下,电缆被大量应用。电缆属于弱绝缘设备,会因各种机械因素、电气因素导致绝缘老化而造成故障。对于电缆的测试,包括电缆绝缘性能测试和定位绝缘劣化的部位。
当前我们对电缆故障的定位技术,属于TDR时域反射法,采用时域反射法TDR进行测试存在一些缺陷,一个是定位电缆长度较短,一般仅用于3公里以下的故障定位;二是TDR时域反射法可能会获取数十次反射,很难计算故障位置,因此实际应用受限制;三是时域反射法针对短路和开路故障反射明显,但是这两种故障几率很小,大部分的高阻故障时无法直接用时域反射法直接定位的,还需要进行高压击穿定位,这样就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危险性,对电缆也有一定损伤。
在电缆绝缘性能方面,常规的检查电缆绝缘缺陷的方式是耐压试验,从最开始的直流耐压,发展到工频交流耐压、超低频和串联谐振耐压,技术手段不断完善,但是有一个缺陷始终没有解决—检测过程对电缆绝缘的损伤。这几种方案存在着几个缺陷:一是电缆早期的老化不易通过破坏性手段直接发现,也就是耐压试验一切正常,对于初期的老化,耐压试验无法有效检测;二是耐压试验属于破坏性试验,破坏性手段本身会加速脆弱部位的老化,很有可能耐压试验通过了,但是由于试验的破坏性,使得绝缘薄弱点或绝缘缺陷在试验后扩大,导致使用中电缆绝缘故障或再次送电时电缆故障;三是局部老化发生的位置很难进行定位查找。
因此,发展一种电缆无损检测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电缆的局部老化故障检测定位方法,能够无损的对电缆进行绝缘评估、老化故障检测并定位,提高电缆检测水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电缆的局部老化故障检测定位方法,步骤包括:
S1、建立电缆的频谱信息数据库;
S2、确定光波在电缆中的传输速度;
S3、对待测电缆进行检测和分析。
而且,所述S1具体包括选择若干不同材质、不同长度的无故障电缆进行频谱测量,确定每种电缆的阻抗和相位的谐振频谱特性。
而且,所述谐振频谱特性包括电缆各采集点谐振频谱各点位的幅值范围和射频光波在电缆中传输的衰减数据。
而且,所述S2具体内容包括:选择具有不同的电导线芯材料、绝缘层材料、电导线芯直径、绝缘材料厚度、环境温度、频率和/或电导线芯数量的无故障电缆,进行射频波传输速度的测量。
而且,用于进行射频波传输速度的测量的每一种电缆的数量均不少于10根。
而且,所述S3具体内容包括:
S31、对待测电缆进行频谱测量;
S32、将实测频谱信息与数据库中对应电缆的预存频谱信息进行对比,判断实测频谱信息与预存频谱信息是否一致;若是,则待测电缆无故障;若否,则判定待测电缆存在故障;
S33、根据S2中获得光波在对应电缆中的传输速度和故障频谱的产生时间对故障点进行定位;
S34、判断故障点老化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48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