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计算机机房的恒湿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5408.0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5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宋卓夫;赵威;孙绍辉;赵琳;宫本超;曹勇;张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2/02 | 分类号: | G05D22/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倩 |
地址: | 15009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点 布设 恒湿 机房 机房设备 计算机机房 恒湿控制 通信设备领域 空调出风口 空调回风口 湿度传感器 采样数据 模型判断 湿度控制 先验数据 侧外壁 进风侧 外壁面 采集 转化 | ||
计算机机房的恒湿控制方法,属于通信设备领域,本发明为解决机房湿度采样数据不全面而导致湿度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机房内的多个采样点布设温、湿度传感器,并将采样点分为五级:一、在空调出风口半米范围内布设的采样点;二、在机房设备进风侧外壁面布设的采样点;三、在机房设备背风侧外壁面布设的采样点;四、在机房设备内部布设的采样点;五、在空调回风口半米范围内布设的采样点;步骤二、训练恒湿模型;大量采集机房内所有采样点的温度、相对湿度先验数据,将温度、相对湿度转化为绝对湿度后进行训练以得到恒湿模型;步骤三、利用恒湿模型判断机房所有采样点湿度是否都处于目标恒湿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设备领域,涉及通信机房的湿度调节技术。
背景技术
国家把计算机机房一般分为A类、B类和C类,其中A类和B类机房的温湿度要求一样,温度23±1℃,湿度40%~55%,C类机房的温度要求为18~28℃,湿度要求为35%~75%。当相对湿度较高时,水蒸气会腐蚀开关线路,进而导致设备功能失效和故障。当现对湿度过低时,容易产生较高的静电电压,干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损坏电子元件。
机房的温湿度控制一般通过空调控制,常用的湿度控制技术是在空调中植入湿度控制技术,比如蒸汽、超声波、浸没、红外、蒸汽罐和蒸汽栅格等,但其中最常用的技术是红外加湿技术,在水不沸腾的状况下快速蒸发,产生洁净蒸汽送入送风系统,对机房进行恒温恒湿控制。图1所示的空调控制采用下送风、上回风方式,在蒸汽随风送至室内并从棚顶排出的过程中,区域湿度存在差异,而现有技术采集湿度的采样点固定,会因采样的数据不全面而导致对湿度的控制精度低,可能会存在局部区域湿度不达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机房湿度采样数据不全面而导致湿度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机房的恒湿控制方法。
本发明所述计算机机房的恒湿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机房内的多个采样点布设温、湿度传感器,并将采样点分为五级,
在空调出风口半米范围内布设的采样点作为一级采样点;
在机房设备进风侧外壁面布设的采样点作为二级采样点;
在机房设备背风侧外壁面布设的采样点作为三级采样点;
在机房设备内部布设的采样点作为四级采样点;
在空调回风口半米范围内布设的采样点作为五级采样点;
步骤二、训练恒湿模型;
大量采集机房内所有采样点的温度、相对湿度先验数据,将温度、相对湿度转化为绝对湿度后进行训练以得到恒湿模型;
步骤三、利用恒湿模型判断机房所有采样点湿度是否都处于目标恒湿范围。
优选地,所述恒湿模型训练出不同级别采样点对应的湿度阈值范围。
优选地,步骤三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三一、任一采样点的温湿度数据转化为绝对湿度;
步骤三二、将该采样点的绝对湿度输入至恒湿模型中;
步骤三三、恒湿模型根据该采样点所在级别判断步骤三二获取的绝对湿度是否处于对应级别的湿度阈值范围内;
步骤三四、判断结果反馈给空调用于恒湿调节的参考数据。
优选地,恒湿模型为:
yij=f(xij)
式中:i用于表示采样点的级别,i=1,2,3,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5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水加湿除湿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气设备室环境湿度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