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生物组织的交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6745.1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3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潘孔荣;张一;程国政;张进进;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沛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50 | 分类号: | A61L27/50;A61L27/00;A61L27/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袁江龙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生物 交联 交联剂溶液 抗钙化能力 浸入 交联反应 亚胺结构 交联剂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人工生物组织的交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人工生物组织和交联剂溶液,其中,交联剂具有亚胺结构;将人工生物组织浸入交联剂溶液中进行交联反应。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提高交联后人工生物组织的抗钙化能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生物组织的交联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老年型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成为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心血管疾病。我国一项回顾性非随机研究分析提示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主动脉瓣钙化的发病率达49.38%。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病率增加,即将成为我国瓣膜病的首要病因。
1965年,Carpentier首先采用了戊二醛处理生物材料,使生物瓣膜的耐久性有了提高。单独的戊二醛溶液对瓣膜或心包组织进行交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使用范围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并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发现天然瓣膜中活体胶原纤维中黏多糖糖蛋白类物质掩盖和阻止胶原与钙、磷结合而形成晶体核心,故很少钙化。但是生物瓣膜经过戊二醛交联后,瓣膜上常常会残留未配对的来自戊二醛的醛基和瓣膜蛋白质组织上的羧基,醛基和羧基易与钙离子结合,导致生物瓣中存在钙化位点,这是引起生物瓣钙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生物组织的交联方法,能够提高交联后人工生物组织的抗钙化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人工生物组织的交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人工生物组织和交联剂溶液,其中,交联剂具有亚胺结构;将人工生物组织浸入交联剂溶液中进行交联反应。
其中,交联剂溶液为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混合液。
其中,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在交联剂溶液中所占质量分数为0.5g/L~30g/L。
其中,N-羟基琥珀酰亚胺在交联剂溶液中所占质量分数为0.1g/L~10g/L。
其中,交联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5~45℃。
其中,交联反应的交联压力为0mmHg~40mmHg。
其中,交联反应的交联机械运动幅度为10转/min~100转/min。
其中,交联反应的交联时间为0.5~60天。
其中,人工生物组织为哺乳动物组织。
其中,哺乳动物组织为动物心包、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韧带、皮肤、腹膜、胸膜、跟腱或静脉带瓣管道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人工生物组织的交联方法,该交联方法中所用交联剂为亚胺结构类交联剂,相对醛类交联剂,不会产生钙化位点,能够提高交联后人工生物组织的抗钙化能力,同时能够使交联后的人工生物组织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人工生物组织的交联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交联后人工生物组织的最大应力性能参数对比图;
图3是本申请交联后人工生物组织的拉伸强度性能参数对比图;
图4是本申请交联后人工生物组织的弹性模量性能参数对比图;
图5本申请交联后人工生物组织的抗钙化性能参数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沛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沛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67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