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7275.0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5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洪濬成;李文仁;黄彦士;陈加明;柯婷玮;叶佳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康律师事务所 11805 | 代理人: | 梁挥;孟超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整合 显示 面板 | ||
1.一种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抗反射结构,包含;
一第一绝缘层,其中该第一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氧化硅(SixOy)或氮化硅(SiNx),且该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1微米至2微米;
一第二绝缘层位于该第一绝缘层上,其中该第二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氧化硅(SixOy)或氧化锶(SrO),且该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0.001微米至0.1微米;
一导电层位于该第二绝缘层上,其中该导电层的材料包含钼,且该导电层的厚度为0.01微米至0.05微米;
一第三绝缘层位于该第二绝缘层上;以及
一第四绝缘层位于该第三绝缘层上,其中该第四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氮化硅(SiNx),且该第四绝缘层的厚度为0.001微米至0.3微米;以及
多个触控电极,位于该第三绝缘层与该第四绝缘层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主动元件;以及
一电致发光元件,包含:
一第一电极电性连接该主动元件;
一第二电极,其中该第一绝缘层位于该第二电极上并与该第二电极接触;以及
一发光层位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绝缘层包含:
一第一子绝缘层位于该些触控电极与该导电层之间,其中该第一子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氧化硅(SixOy)或氮化硅(SiNx),且该第一子绝缘层的厚度为0.1微米至2微米;以及
一第二子绝缘层位于该第一子绝缘层与该第二绝缘层之间,其中该第二子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氧化硅(SixOy)或氮化硅(SiNx),且该第二子绝缘层的厚度为0.1微米至2微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层包含多个区块分别与该些触控电极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子绝缘层具有多个开口,且该些区块分别位于该些开口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子绝缘层具有多个接触洞,该些区块分别借由该些接触洞与该些触控电极电性连接,其中该导电层与该些触控电极的垂直距离为0.1微米至2微米。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像素定义层位于该主动元件上,且具有一容置区,其中该发光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该容置区内;以及
一间隙物位于该像素定义层上,且该间隙物位于该第二电极以及该像素定义层之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多条触控信号线,其中该些触控电极分别电性连接于该些触控信号线,各该触控电极的材料包含钼、铟锡氧化物或铟锌氧化物,且各该触控电极的厚度为0.1微米至2微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第一基板;
一第二基板,其中该抗反射结构、该些触控电极、该主动元件、该电致发光元件位于该第一基板以及该第二基板之间,其中该第一基板以及该第二基板的垂直距离为7.5微米至15微米;
一保护层;以及
一接合胶层位于该保护层以及该第二基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72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笔尖位置的笔迹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外扫描控制方法、电路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