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盖后横梁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7285.4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1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东;田蓉;熊道奎;谢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腾海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棱 顶盖后横梁外板 定位钉 顶盖后横梁内板 顶盖后横梁组件 铝合金板 稳固连接 顶端延伸 活动安装 活动连接 限位钉 限位杆 适配 圆板 焊接 紧凑 稳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盖后横梁组件,包括顶盖后横梁外板和位于顶盖后横梁外板顶部的顶盖后横梁内板,所述顶盖后横梁内板的顶部设有第一凸棱,所述顶盖后横梁外板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凸棱相适配的第二凸棱,所述第二凸棱位于第一凸棱的内侧,所述第二凸棱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凸棱的内侧开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内活动安装有定位钉,所述定位钉的顶端延伸至第二孔内并焊接有第一铝合金板,所述定位钉与第二孔活动连接。本发明设计合理,通过限位钉能够将限位杆稳固连接在圆板上,通过第一铝合金板能够将定位钉稳固连接在第一孔和第二孔内,使得顶盖后横梁外板和顶盖后横梁内板之间连接更加稳固、紧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顶盖横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盖后横梁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顶盖后横梁多为均匀的长条形腔体结构,该结构的腔体大小由安全带卷收器的大小决定,进而导致该结构占用比较多的车内空间,导致人体头部与横梁的间距小,影响乘员舒适性,由于横梁腔体大,覆盖横梁的顶内饰外观显得比较“肥大”,感知质量差。横梁重量大,成本高。经检索,申请号为201720245039.9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顶盖后横梁组件,包括顶盖后横梁外板、顶盖后横梁内板以及两块尾门铰接加强板,所述顶盖后横梁外板与所述顶盖后横梁内板连接固定,所述顶盖后横梁外板与所述顶盖后横梁内板形成有腔体,所述尾门铰接加强板固定于所述腔体两侧,所述顶盖后横梁内板设有向车体外部凹入的凹陷,所述顶盖后横梁外板固定于汽车侧围板上端,所述顶盖后横梁内板可拆卸固定于汽车侧围板上端。顶盖后横梁组件,最大幅度的增大车内空间,保证人体头部和顶内饰的间距,使乘员乘坐舒适性增加,优化顶内饰外观,顶内饰的外观显得更加小巧和紧凑,重量减小,成本降低。
现有顶盖后横梁组件主要由顶盖后横梁外板、顶盖后横梁内板两部分组成,但是现有的顶盖后横梁组件上的顶盖后横梁内板与顶盖后横梁外板之间连接不够紧凑,且连接不够稳固,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顶盖后横梁组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顶盖后横梁组件。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顶盖后横梁组件,包括顶盖后横梁外板和位于顶盖后横梁外板顶部的顶盖后横梁内板,所述顶盖后横梁内板的顶部设有第一凸棱,所述顶盖后横梁外板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凸棱相适配的第二凸棱,所述第二凸棱位于第一凸棱的内侧,所述第二凸棱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凸棱的内侧开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内活动安装有定位钉,所述定位钉的顶端延伸至第二孔内并焊接有第一铝合金板,所述定位钉与第二孔活动连接;
所述定位钉的底端延伸至焊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外侧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活动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延伸至放置孔的外侧,所述放置孔和限位杆均位于第一孔的下方,所述放置孔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活动安装有限位钉,所述限位钉的底端延伸至圆板的下方并焊接有第二铝合金板,所述通孔与第二铝合金板相适配,所述限位杆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钉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与第二铝合金板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放置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位于通孔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二孔设置为喇叭形结构,且第二孔的内侧直径从上至下依次减小。
优选的,所述第一铝合金板设置为半球形结构,且第一铝合金板的顶侧延伸至第一凸棱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二铝合金板的底侧设置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凹槽为半球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钉的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第二铝合金板的横截面和通孔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三到六个,且三到六个凹槽呈环形等间距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竖截面和放置孔的竖截面均为矩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腾海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腾海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72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前柱总成及汽车
- 下一篇:后机舱框架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