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8142.5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7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森;金志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聚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1/16 | 分类号: | C08L61/16;C08L77/10;C08L27/18;C08K9/06;C08K9/04;C08K3/04;C08K3/22;C08K3/30;C08K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智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6 | 代理人: | 黄秋云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醚醚酮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 高导电 制备 增强纤维 复合材料 耐磨剂 高分子导电材料 化学接枝改性 高导电性能 接枝改性 力学性能 耐磨性能 外观颜色 原料组成 重量份数 抗氧剂 耐高温 偶联剂 润滑剂 赋予 | ||
1.一种高导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份数的组分组成:
PEEK 80-100份
增强纤维10-20份
接枝改性碳纳米管10-15份
耐磨剂3-8份
偶联剂2-5份
抗氧剂0.5-1份
润滑剂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枝改性碳纳米管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1)碳纳米管的表面偶联剂改性
a、往质量分数为50%的乙醇水溶液中加入偶联剂KH570,用稀酸水溶液调节pH为3-4,配制成质量分数为30%的KH570偶联剂溶液;
b、向反应容器中加入10-20份碳纳米管、100-150份丙酮、10-20份KH570硅烷偶联剂溶液,搅拌均匀,并在60-70℃下搅拌反应5-8小时;
c、反应结束后,过滤,以无水丙酮洗涤,干燥,得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碳纳米管;
(2)改性碳纳米管表面接枝改性
d、向反应器中加入10-15份改性碳纳米管、50-1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30份苯乙烯,200-300份丙酮,搅拌,并升温至70-80℃;
e、加入0.5-1.0份引发剂,搅拌保温1-3小时;
f、升温至100℃在保温反应4-8小时;
g、以丙酮洗涤产物后干燥,得表面接枝改性的碳纳米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导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钠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导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纳米管为粒径为10-40nm的单壁或多壁碳纳米管。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导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EEK树脂的分子量Mw在50-100万之间,熔融指数在5-25g/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高导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纤维是碳纤维、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高导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剂为纳米碳化硅,纳米氧化镁、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化硼、纳米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高导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导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润滑剂为聚四氟乙烯、二硫化钼、石墨、聚硅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10.前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高导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PEEK在150-160℃下进行烘干,干燥2-3小时备用;
(2)将干燥好的PEEK、增强纤维、接枝改性碳纳米管、耐磨剂、偶联剂、抗氧剂、润滑剂加入高速混合机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通过注塑成型制备得到高导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聚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聚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81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