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偏振罗盘的航向与姿态参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8956.9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1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郭雷;杨健;杨悦婷;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1C2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卢纪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偏振 罗盘 航向 姿态 参考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偏振罗盘的航向与姿态参考系统,该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偏振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模块,存储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及接口电路。其中传感器模块包括偏振罗盘、陀螺仪、加速度计、气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地磁传感器、GPS;偏振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及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模块由ARM芯片完成数据的智能融合;接口电路包括数据传输接口和指令输出接口,电源模块为系统供电、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导航数据。本发明将仿生偏振导航用于无人机、舰船等载体的航向与姿态信息确定,不依赖GPS及地磁导航等导航方式,可在电磁干扰等环境下提供高可靠的航向与姿态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偏振罗盘的航向与姿态参考系统,不依赖于GPS导航信号,载体实时提供高精度的姿态参考,可用于无人机、舰船、车辆、水下潜器等领域。
背景技术
航向与姿态参考系统广泛应用于无人机、导航、舰船等领域。目前,INS/GPS组合导航系统是常用的姿态于参考系统,但是GPS导航信号容易受到干扰,难以在拒止、对抗、博弈等拒止环境下,为载体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航向与姿态信息。地磁导航系统是另一种常用的航向与姿态参考系统,但是地磁场容易受到磁性物质干扰,可靠性需进一步提高。针对GPS、地磁等导航方式受干扰情况下的航向与姿态确定,亟需发展一种高精度、高可靠的航向与姿态参考系统。
太阳光经过大气层的散射作用,在大气层内产生了稳定的偏振分布场,能够为载体提高绝对的航向信息,具有稳定、抗电磁干扰和覆盖范围广的特性,是目前自主导航领域的研究热点。将仿生偏振导航技术应用于无人机、导航等载体的航向与姿态确定,可解决GPS拒止、地磁场受干扰等环境下的自主姿态获取,为载体提高高精度、高可靠的航向与姿态基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GPS、磁罗盘易受外部干扰等缺点,提供一种基于偏振罗盘的航向与姿态参考系统,为无人机、导弹、舰船等载体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航向与姿态基准。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偏振罗盘的航向与姿态参考系统,包括信息处理模块、传感器模块、接口电路一、接口电路二、接口电路三、电源模块、存储模块、通信模块一、通信模块二、通信模块三;其中,信息处理模块包括三个微处理器即第一微处理器ARM、第二微处理器ARM和第三微处理器ARM;传感器模块包括气压传感器、三轴加速度计、三轴陀螺仪、温湿度传感器、GPS、地磁传感器以及仿生偏振罗盘,其中仿生偏振罗盘由三个偏振传感器组成,偏振传感器一、偏振传感器二、偏振传感器三;接口电路一包括第一RS422、接口一;接口电路二包括第一RS232、第二RS422及接口二;接口电路三包括接口三,接口四、第二RS232及第三RS422及接口五;电源模块包括锂电池、保护电路、降压电路及升压电路;存储模块包括FLASH芯片;通信模块一包括隔离器、反相器、串口转232、UART转422及JTAG_A;通信模块二包括UART转422及JTAG_C;通信模块三包括UART转232、UART转422及JTAG_B;整个系统中,第一微处理器ARM与第二微处理器ARM间、第二微处理器ARM与第三微处理器ARM间通过串口进行连接,其中第一微处理器ARM用于数据采集,第二微处理器ARM用于导航处理,第三微处理器ARM用于机器人控制;GPS、地磁传感器和仿生偏振罗盘分别通过USART1、I2C、UART1与第一微处理器ARM连接,将GPS信息、地磁信息和偏振信息传输到第一微处理器ARM中;气压传感器、三轴加速度计、三轴陀螺仪通过SPI与第二微处理器ARM连接,将惯性信息传递到第二微处理器ARM中;温湿度传感器与第二微处理器ARM连接;在接口电路一中,第一RS422通过UART转422芯片与第一微处理器AMR连接,接口一通过JTAG_A与第一微处理器ARM连接;在接口电路二中,第一RS232、第二RS422、接口二分别通过UART转232芯片、UART转422芯片、JTAG_B与第二微处理器ARM连接;在接口电路三中,接口三、接口四、接口五通过隔离器、反相器、JTAG_C与第三微处理器ARM连接,第二RS232、第三RS422通过UART转232芯片、UART转422芯片与第三微处理器ARM连接;在电源模块中,锂电池通过保护电路、降压电路、升压电路与信息处理模块连接,为系统供电;第三微处理器ARM将所有导航数据存储到存储模块的FLASH芯片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89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