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折叠的残障病房无障碍钢制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9075.9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艾思迈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0 | 分类号: | E06B5/10;E06B3/48;E06B3/70;E06B7/16;E06B7/28;E05F15/00;E05F15/76;E05C1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残障 病房 障碍 钢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残障病房无障碍钢制门,属于无障碍门技术领域,一种可折叠的残障病房无障碍钢制门,包括铝合金门框和主控制器,铝合金门框内端分别铰接有对称设置的第一钢制折叠门和第二钢制折叠门,第一钢制折叠门和第二钢制折叠门均连接有动力驱动机构,且动力驱动机构与主控制器连接,主控制器连接有电源模块、开关信号模块、显示模块和通讯模块,开关信号模块包括开启信号单元和关闭信号单元,可以实现提高残障病房的安全防护性,无论是进出都必须限制在病人、医护人员和经过医院许可的人士,显著提高对病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性,并采用智能化手段统一且有针对性的管理病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障碍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折叠的残障病房无障碍钢制门。
背景技术
无障碍,在发展过程中没有阻碍,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特指环境或制度的一种属性,即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使用,都必须充分服务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医院残障病房一般使用的都是为无障碍钢制门,不仅方便残障病人出行,且安全效果较好。
电动折叠门是用于车间厂房、仓库等地方的大门,常常在墙体洞口两侧和顶部空间位置不够的情况下,独特研制的一种新型门体,可分为四扇折叠,六扇折叠等多种形式,此门体具有:手动、电动、遥控、防沙尘、耐腐蚀等性能,电动折叠门门体采用50-75mm聚氨酯(聚苯乙烯)复合板材料,内部装有加强内筋,外包高强氧化铝合金型材,门体表面板材可选用0.5-0.7mm优质彩钢压型板或优质彩钢平板。
医院残障病房的无障碍门基本都是推拉型,不方便病人出行,且安全性不高,一方面个别病人例如较为贪玩的儿童病人在无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可以私自出去,人身安全存在威胁,另一方面外界人士在没有经过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进入到残障病房内,万一出现不法分子那么残障病房内的病人生命财产安全都将受到直接的威胁。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残障病房无障碍钢制门,它可以实现提高残障病房的安全防护性,无论是进出都必须限制在病人、医护人员和经过医院许可的人士,显著提高对病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性,并采用智能化手段统一且有针对性的管理病人。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折叠的残障病房无障碍钢制门,包括铝合金门框和主控制器,所述铝合金门框内端分别铰接有对称设置的第一钢制折叠门和第二钢制折叠门,所述第一钢制折叠门和第二钢制折叠门均连接有动力驱动机构,且动力驱动机构与主控制器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有电源模块、开关信号模块、显示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开关信号模块包括开启信号单元和关闭信号单元,所述开启信号单元包括一对指纹识别器和IC刷卡器,且一对指纹识别器和IC刷卡器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钢制折叠门两端,所述关闭信号单元包括一对红外线感应器,所述第一钢制折叠门和第二钢制折叠门相互靠近一端均开凿有感应槽,且红外线感应器固定安装在感应槽内,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一对液晶触控屏和针孔摄像头,且一对液晶触控屏和针孔摄像头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二钢制折叠门两端,所述主控制器还连接有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连接有上位机,可以实现提高残障病房的安全防护性,无论是进出都必须限制在病人、医护人员和经过医院许可的人士,显著提高对病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性,并采用智能化手段统一且有针对性的管理病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艾思迈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艾思迈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90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