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直边的圆形金属薄片压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9129.1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4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辛利锋;陈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300308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金属薄片 上模 压边结构 定位套 下模 直边 成型 上下模具 压型模具 底座 材料成型 滑动配合 金属薄片 零件表面 螺纹连接 金属片 上端面 上下模 下端面 内圆 起皱 外圆 同心 保证 | ||
本发明是一种带直边的圆形金属薄片压型模具,属于材料成型领域。包括上模(1)、下模(2)、底座(5)、定位套(6);定位套(6)与底座(5)通过螺纹连接,上模(1)的外圆与定位套(6)内圆保持滑动配合,上模(1)与下模(2)保持同心,上模(1)的下端面SR尺寸与下模(2)的上端面SR差值等于一个金属片厚度。本发明主体分为上下模与压边结构,通过实验确定上下模具与压边结构尺寸,通过上下模具保证带直边的圆形金属薄片的成型尺寸,从而满足圆形金属薄片的成型需求。通过压边结构来防止金属薄片成型时发生起皱,提升零件表面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带直边的圆形金属薄片压型模具,属于材料成型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带直边的圆形金属薄片(下文简称金属片)成型技术:通过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对带直边的圆形金属薄片进行冲压成型,带直边的圆形金属薄片边缘在成型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切向压力,导致材料失稳,产生褶皱。产生褶皱后上模再进行下压不能完全将褶皱部分压平。所以必须要在带直边的圆形金属薄片成型之前先将边缘进行压紧,施加压边力,再压型。由于带直边的圆形金属薄片成型设备为吨位很小的压力机,无顶出缸,且模具的尺寸有限,所以不能够按照传统的思路用压力机对模具提供压边力。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在有限的模具空间内,满足产品成型尺寸要求同时解决金属片直边压型时出现褶皱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带直边的圆形金属薄片压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底座5、定位套6;定位套6与底座5通过螺纹连接,上模1的外圆与定位套6内圆保持滑动配合,上模1与下模2保持同心,上模1的下端面SR尺寸与下模2的上端面SR差值等于一个金属片厚度。
所述定位套6内孔部分增加压边圈3,压边圈下端面位置增加弹性元器件,弹性元器件在压边圈与底座5之间。
所述弹性元器件为弹簧4。
所述压边圈3受弹簧弹力作用,上端面会高出下模2,高度差值需要按照金属片成型时的理论压边力以及弹簧的弹性系数进行推算。
本发明的优点:与第一部分技术背景中现有技术方案对比,本发明的方案的优点是:①可以通过压边机构避免膜片产品成型时出现褶皱。②不受设备和模具体积的限制,只用一个矩形弹簧就可以满足压边力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视图,
其中:1代表上模,2代表下模,3代表压边圈,4代表弹簧,5代表底座,6代表定位套。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代表上模,2代表下模,3代表压边圈,4代表金属片。
图3为上模的剖视图。
图4为下模的型面图。
图5为金属片主视图。
图6为金属片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述,
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金属片放入上、下模之间,通过上、下模具的挤压力使金属片产生塑性变形。压边圈在上、下模合模之前与上模接触,并通过单个弹簧的压缩力对金属片的直边部分进行压紧。模具合模时,实现对附图5及附图6中尺寸D和R的成型,直边部分由于受到弹簧的压力,型变量减小。从而避免边直边部分起皱的产生。
一种带直边的圆形金属薄片压型模具.参照附图1,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底座5、定位套6;定位套6与底座5通过螺纹连接,上模1的外圆与定位套6内圆保持滑动配合,上模1与下模2保持同心。上模1的下端面SR尺寸与下模2的上端面SR差值等于一个金属片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91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