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用化学品配方的快速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0184.2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2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杜凤沛;郭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G01N13/02;G01N13/04;G16C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谢建玲;郝亮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用 化学品 配方 快速 评价 方法 | ||
1.一种农用化学品配方的快速评价方法,用于评价农业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以液体状态使用的,用于茎叶喷雾的农用化学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基于农用化学品的作用方式、防治对象或/和靶标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确定试验指标以及试验指标的优先顺序,所述试验指标包括表面张力和其他界面作用参数;所述其他界面作用参数包括接触角、渗透性、雾滴均匀度、沉积量和粘附力;
(2) .测定防治对象或/和靶标作物的表观自由能,农用化学品在一定稀释倍数下药液对防治对象或/和靶标作物的表面张力及其他界面作用参数;
(3) .根据步骤(1)确定的试验指标的优先顺序,筛选表面张力小于防治对象或/和靶标作物叶面表观自由能的配方,对步骤(2)的测定数据按试验指标的优先顺序进行比较分析,对配方优劣进行排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化学品配方的快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用化学品包括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所述农用化学品的作用方式包括内吸作用和触杀作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用化学品配方的快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杀菌剂或除草剂以触杀作用为主时,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A1 .基于杀虫剂、杀菌剂或除草剂有效成分的作用方式、防治对象或/和靶标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确定试验指标以及试验指标的优先顺序,所述试验指标中表面张力、雾滴均匀度和接触角为主要试验指标,所述渗透性、沉积量和粘附力为次要试验指标;
B1 .测定防治对象或/和靶标作物的表观自由能,杀虫剂、杀菌剂或除草剂在一定稀释倍数下药液在防治对象或/和靶标作物的表面张力,接触角与雾滴均匀度二者中的至少一项和次要试验指标沉积量、粘附力与渗透性三者中的至少一项;
C1 .根据测定数据和确定的试验指标的优先顺序,筛选表面张力小于防治对象或/和靶标作物叶面表观自由能的配方,对步骤B1中测定的数据按试验指标的优先顺序进行比较分析,对配方优劣进行排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用化学品配方的快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杀菌剂或除草剂以内吸作用为主时,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A2 .基于杀虫剂、除草剂或杀菌剂的作用方式、防治对象或/和靶标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确定试验指标以及试验指标的优先顺序,所述试验指标中沉积量和粘附力为主要试验指标,表面张力、接触角、雾滴均匀度和渗透性为次要试验指标;
B2 .测定防治对象或/和靶标作物的表观自由能,杀虫剂、除草剂或杀菌剂在一定稀释倍数下药液在防治对象或/和靶标作物的表面张力,沉积量与粘附力二者中的至少一项和次要试验指标接触角、雾滴均匀度与渗透性三者中的至少一项;
C2 .根据测定数据和确定的试验指标的优先顺序,筛选表面张力小于防治对象或/和靶标作物叶面表观自由能的配方,对步骤B2中测定的数据按试验指标的优先顺序进行比较分析,对配方优劣进行排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用化学品配方的快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农用化学品为叶面肥时,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A3 .基于叶面肥的内吸作用方式、防治对象或/和靶标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确定试验指标以及试验指标的优先顺序,所述试验指标中沉积量和粘附力为主要试验指标,表面张力、接触角、雾滴均匀度和渗透性为次要试验指标;
B3 .测定防治对象或/和靶标作物的表观自由能,叶面肥在一定稀释倍数下药液在防治对象或/和靶标作物的表面张力,沉积量与粘附力二者中的至少一项和次要试验指标接触角、雾滴均匀度与渗透性三者中的至少一项;
C3 .根据测定数据和确定的试验指标的优先顺序,筛选表面张力小于防治对象或/和靶标作物叶面表观自由能的配方,对步骤B3中测定的数据,按试验指标的优先顺序进行比较分析,对配方优劣进行排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01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