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特种钢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0325.0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5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柴剑;诸葛飞虎;巢玉琴;朱红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曙光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2;C22C38/06;C22C38/50;C21C7/06;C21C7/10;C21D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种钢 生产工艺路线 等离子切割 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 轧制 低碳当量 化学组成 火焰切割 连续退火 铁水脱硫 性能检验 杂质元素 转炉冶炼 着色探伤 探伤 高韧性 冷裂纹 切割面 热连轧 预热 板坯 精整 冷轧 连铸 酸洗 保温 钢板 切割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特种钢的生产方法,包括特种钢,所述特种钢的生产工艺路线为:铁水脱硫→转炉冶炼→LF炉精炼→VD真空处理→连铸→热连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精整→性能检验→探伤;所述特种钢的化学组成百分含量为:C:0.13~0.155%、Si:0~0.15%、Mn:1.125~1.145%、P:0~0.015%、S:0~0.002%、Cr:0.45~0.55%、Ni:0.1~0.2%、Cu:0.25~0.35%、Al:0.02~0.04%、N:0~0.004%、Ti:0.018~0.036%;其余为Fe及不可控制的杂质元素。本发明具有低碳当量设计,产生冷裂纹倾向小;板坯低倍质量好,合适的轧制和热处理工艺,钢板等离子切割或火焰切割前不需预热,切割后不需保温或热处理,切割面着色探伤无缺陷,高强,高韧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特种钢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超高强度钢替代普通强度钢应用于钢铁业和汽车工业,超高强度钢可使汽车轻量化,同时降低汽车摩擦噪音、降低排放、提高车身质量,实现节能减排。
先进高强度钢主要包括低合金高强度钢、双相钢、相变诱发塑性钢、复相钢、马氏体钢,其中马氏体高强钢是商业化强度最高的高强钢,强度在800~1700MPa之间,主要用于汽车支撑承重部件,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都在进行超高强度钢的研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特种钢的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特种钢的生产方法,包括特种钢,所述特种钢的生产工艺路线为:铁水脱硫→转炉冶炼→LF炉精炼→VD真空处理→连铸→热连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精整→性能检验→探伤;
所述特种钢的化学组成百分含量为:C:0.13~0.155%、Si:0~0.15%、Mn:1.125~1.145%、P:0~0.015%、S:0~0.002%、Cr:0.45~0.55%、Ni:0.1~0.2%、Cu:0.25~0.35%、Al:0.02~0.04%、N:0~0.004%、Ti:0.018~0.036%;其余为Fe及不可控制的杂质元素;
所述特种钢的生产工艺路线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转炉出钢过程加入足量的硅锰合金和铝合金,并使用合成渣进行渣洗,出钢结束后喂入铝线,控制钢液中Als%≥0.040%;
(2)、LF冶炼过程采用CaO、CaC2、Al2O3造渣,并通过向渣面撒铝粒和向钢水喂入铝线脱氧;冶炼过程全程吹氩,造白渣后进行大氩气强搅拌5~10 min;钢水出站前喂入钙线100~200m;LF冶炼结束时钢液中控制Als%≥0.060%,硫含量≤0.005%;
(3)、钢水在VD真空处理过程中全程吹氩气,在50~70Pa压力下保持12~20min,确保钢水中氢含量控制在0.0002%以下,硫含量≤0.003%;破真空后喂入钙线80~150m,控制钙硫比Ca/S≥1.2,保持软吹状态15~30min;
(4)、连铸浇注过程中,大包长水口和浸入式水口采取氩气密封,中包使用中包盖板和中包覆盖剂隔绝空气;
(5)、热连轧时,先将连铸后的板坯重新加热至1230℃~1250℃,在炉时间不低于110min;热连轧终轧温度范围为880℃~920℃;热连轧后采用前段冷却方式分别快速冷却至670℃~700℃卷取和630℃~660℃卷取进行分级控制;
(6)、酸洗冷轧过程中,冷轧压下率控制为58%~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曙光特钢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曙光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03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