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喷混凝土纳米级掺合料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0392.2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5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雷英强;丁建彤;杨森;李凤玉;李晓华;侯建军;马俊峰;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18/14 | 分类号: | C04B18/14;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夏柯双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纳米 掺合 料及 使用方法 | ||
1.一种湿喷混凝土纳米级掺合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纳米级无定形二氧化硅粉体92.44%~98.5%、减水剂1.5%~6.5%、增稠组分0.00%~0.08%、缓凝组分0%~1%;
所述的纳米级无定形二氧化硅粉体在自然干燥状态下,松散堆积密度≤400kg/m3,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时,粉体颗粒呈分散单颗粒状态、无明显团聚体,纳米级无定形二氧化硅粉体的颗粒直径为0.1~1000nm;所述的纳米级无定形二氧化硅粉体为化学合成法纳米SiO2;
所述的减水剂为按照GB 8076《混凝土外加剂》标准检测的减水率≥25%、含气量≤5.0%的减水剂,所述的减水剂为粉状高性能减水剂,所述的粉状高性能减水剂为以羧基不饱和单体和其他单体液相合成的聚合物为母体,并在合成产物溶液中加入消泡剂后通过在90~110℃下、10~20s内喷雾干燥而得,在水温5℃~30℃时,溶解率≥95%且溶解时间<30s,40μm筛余≤10%、80μm筛余≤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喷混凝土纳米级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级无定形二氧化硅粉体中SiO2含量≥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喷混凝土纳米级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稠组分为粉状增稠组分,粉状增稠组分包括聚环氧乙烷、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乙烯共聚羧基化合物、降解淀粉及其衍生物、纤维素衍生物、海藻酸钠、天然瓜胶、天然温伦胶、天然黄原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水溶性聚合物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喷混凝土纳米级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凝组分为粉状缓凝组分,粉状缓凝组分包括无机盐类、羟基羧酸盐类、多羟基碳水化合物类、纤维素类、木质素磺酸盐类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湿喷混凝土纳米级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盐类缓凝组分包括磷酸盐、硼砂、硫酸锌;
所述的羟基羧酸盐类缓凝组分包括葡萄糖酸钠和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马来酸、琥珀酸及其盐类;
所述的多羟基碳水化合物类缓凝组分包括葡萄糖、蔗糖、糖蜜、麦芽糊精;
所述的纤维素类缓凝组分包括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
所述的木质素磺酸盐类缓凝组分包括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磺酸镁、木质素磺酸钠。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湿喷混凝土纳米级掺合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掺合料和粗骨料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
S2:在上述混合物中加入水泥、其他需要添加的添加料、砂以及水,不需掺加其他减水剂,再次搅拌均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的一种湿喷混凝土纳米级掺合料配制的湿喷混凝土的含气量≤5.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无定形二氧化硅粉体的松散堆积密度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已知容积的容器,将粉体装入并充满容器,然后刮平,称量得到纳米级无定形二氧化硅粉体的净重后,用该净重除以容器容积,即得到松散堆积密度,以至少两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03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