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支化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钻井液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1695.6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1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孙举;王中华;苏雪霞;梁庆磊;胡晓燕;孟丽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2/38;C08F220/58;C09K8/035;C08F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1000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支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钻井 中的 应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支化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钻井液中的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有机酸类单体、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链转移剂混合后,在pH调节剂及引发剂的作用下在水中进行共聚反应,得到具有无规超支化结构的超支化聚合物;所述有机酸类单体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或2‑丙烯酰氧基‑2‑甲基丙磺酸,所述链转移剂为4‑氰基戊酸二硫代苯甲酸酯和/或(3‑苯甲巯基硫代羰基硫)丙酸;所述有机酸类单体、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链转移剂的质量比例为(24~66):(34~76):(0.1~5):(0.21~7)。该超支化聚合物抗温性好,降滤失能力强,利于在钻井液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钻井油田化学高分子聚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支化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钻井液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钻井液是钻探过程中钻孔内使用的循环冲洗介质,主要由分散介质(连续相)、分散相和添加剂组成。根据流体介质的不同,钻井液总体上可分为水基钻井液、油基钻井液和气体型钻井流体三种类型。钻井液的性能与技术指标包括很多项,如密度、黏度、切力和滤失量等等。在石油钻井过程中,随着钻遇地层日趋复杂,以及特殊井、超深井和复杂井的数量的增加,对钻井液工艺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钻井液处理剂是保证钻井液性能稳定的前提,因此要求处理剂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性,以满足高温下钻井液的流变性和滤失量的控制,从而满足高温高压深井的钻井液的性能需求。
其中,适用于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的聚合物降滤失剂,目前市场上通常是含有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氧异丁基磺酸、N,N-二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水溶性共聚物。这类聚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温性能,但存在粘度效应大、高温稳定性不足的缺点,容易影响钻井液体系稳定性。并且,在高浓度盐水钻井液或是复合盐水钻井液中,在高温(150℃)以上,单一的聚合物类降滤失剂通常难以提供有效的滤失控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支化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钻井液中的应用,本申请提供的超支化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温性,且降滤失能力强。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支化聚合物,由有机酸类单体、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链转移剂采用一步法共聚而成;
所述有机酸类单体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2-丙烯酰氧基-2-甲基丙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链转移剂为4-氰基戊酸二硫代苯甲酸酯和(3-苯甲巯基硫代羰基硫)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有机酸类单体、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链转移剂的质量比例为(24~66):(34~76):(0.1~5):(0.21~7);
所述超支化聚合物具有无规超支化结构。
优选地,1%所述超支化聚合物溶液常温下的表观粘度为10.0~15.0mPa.s。
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由特定的有机酸类单体、单体丙烯酰胺、支化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链转移剂,采用一步法共聚得到。本发明上述单体的共聚为可控的、“活性”的自由基聚合,使该聚合物具有特定的无规超支化结构。所述的聚合物为水溶性低分子量超支化聚合物,其粘度效应低、抗温性好,可应用于高温高密度钻井液调整钻井液流变性,满足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流变性、悬浮稳定性和滤失量良好兼顾的性能要求。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聚合物加量为1.5%时,在复合盐水浆中经150℃/16h老化后API滤失量控制在6.0mL,表观黏度为10.0~16.0mPa·s、黏度保持率大于80%。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有机酸类单体、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链转移剂混合后,在pH调节剂及引发剂的作用下在水中进行共聚反应,得到具有无规超支化结构的超支化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16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和应用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立式旋转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