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1870.1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4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家豪;郭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33;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含显示面板、背光模块及电路单元。显示面板具有背侧面;背侧面则具有端缘。背光模块包含有壳体及支架。壳体是设置与背侧面相面对;在平行于背侧面的投影平面上,壳体并未与端缘叠置,且壳体与端缘间形成有容置空间。支架至少部分自壳体朝向端缘延伸,并伸入容置空间内。电路单元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连接于显示面板;第二端则因电路单元弯折而与背侧面相面对。支架位于背侧面及电路单元的第二端之间,并连接支撑电路单元的第二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电路单元弯折至显示面板背侧面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平面及曲面显示装置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式的电子装置之中,例如移动电话、个人穿戴装置、电视、交通工具用主机、个人电脑、数码相机、掌上型电玩等。然而随着解析度、窄边框、薄型化等规格要求的不断提高,显示装置内的机构设计也随之受到考验。
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近年来均要求实现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的外观效果,因此需针对传统的机构设计进行调整。例如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会有一侧经由可挠式电路板连接至另一承载电路元件的基板,以进行信号的传递及处理。然而在窄边框或无边框的外观设计要求下,可挠式电路板及所连接的基板则需反折至液晶显示面板背侧的背光模块后方隐藏。但此一设置往往会增加模块整体的厚度,而无法满足薄型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配合窄边框或无边框的视觉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减少整体的模块厚度。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使弯折至显示面板背侧的电路单元得到良好的结构支撑。
显示装置包含显示面板、背光模块及电路单元。显示面板具有背侧面;背侧面则具有端缘。背光模块与背侧面相面对。背光模块包含有壳体及支架。在平行于背侧面的投影平面上,壳体并未与端缘叠置,且壳体与端缘间形成有容置空间。支架至少部分自壳体朝向端缘延伸,并伸入容置空间内。
电路单元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连接于显示面板;第二端则因电路单元弯折而与背侧面相面对。第二端伸入容置空间内,并连接于支架。支架位于显示面板的背侧面及电路单元的第二端之间。通过此一设计,可使至少部分的电路单元容纳于容置空间中以减少整体模块的厚度,且可获得稳定的结构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装置的实施例元件立体斜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沿AA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实施例的变化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4为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壳体的示意图;
图6为显示装置的再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变化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8为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9为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显示装置
100:显示面板
110:背侧面
111:端缘
130:前侧面
131:电路连接区
140:外表面
200:投影平面
210:壳体投影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1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